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鋒和敗逃(2 / 2)

但是這裏麵最讓劉曄覺得有價值的卻不是那些從A區得到的物資,而是那些得自B區和C區的物資。

B區的那些小物件看著沒有什麼大用,但是在梗子的巧手下,紛紛化腐朽為神奇。

劉曄已經命令主腦將垃圾王的天二係統單獨拿出,仿照以前的記錄製造了智能係統,讓梗子以為田兒一直在他身旁。

身為垃圾王的兒子,垃圾王看來從小有意識地培養梗子學習機器修理製造技術,恰好這方麵梗子也有極大的天賦,沒有讓對方失望。

那些小物件劉曄拿給梗子,讓梗子全部拆開,按照他的要求製造了一個小型的短程信號接收器,配備到每個人的身上,便於劉曄指揮。

信號方式劉曄沒有采用莫爾斯電碼,而是使用以前凶獸戰隊為自己射擊的特別密碼,作為傳遞的方式。

另外為了讓梗子的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劉曄讓主腦將能夠搜集到的機器資料全部放入到天二係統,一點一點的教授梗子。

這些東西都是最基礎的電路和機器組裝知識,梗子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卻沒有相應的係統知識框架。也就是說他的基礎過於薄弱,而這些東西恰好是劉曄所能夠給與他的。

既然是基礎知識,主腦這樣做自然不會違背程序內核,劉曄更然奚流雁挑選了十幾個在這方麵有天賦的孩童於梗子一同學習。這些孩童都是十來歲左右,所以和梗子也很談得來。

相互之間的學習促進是非常有效的,一同學習基礎知識,梗子還可以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指導。

受到這種方式的啟發,劉曄安排更多的孩童在大都城一棟廢棄的大樓內,分門別類學習相應的知識,如數學、文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建造、武器、飼養、種植、軍事。

知識的學習由大都會負責,人員的篩選由北難喪三人集中挑選。那棟大樓重新裝砌,改名為大都堂。

為了鼓勵民眾的積極性,劉曄還宣布凡能入選大都堂的家庭,可以多領取一半的物資配比。

這樣一來,所有城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不但每個家庭都為能進入大都堂自豪,民眾們的造人運動也更加努力了。

假以時日,大都城將會初步培養出一批新的科學人才,他們將會成為荒原重建文明的脊椎。

新的製度的頒布,新的結構的創立讓劉曄他們忙的焦頭爛額,中層管理人才的空缺越加的明顯。

劉曄靈機一動,將主腦地下基地的那些身穿白大褂的人拉出來充當老師。

那些人都是主腦利用基因技術製造出來的優良人種,而且知識方麵都已經事先設定好。按照程序內核的設定。隻能作為維護基地運轉的必要人員留存,不能參與到大都城的任何建設中來。

可以說他們應該算是主腦手腳的一種延伸,但是劉曄這次並不是讓他們直接建設大都城,而是傳授必要的知識。

中間多了這麼一個彎彎繞繞,沒想到真的騙過了程序內核,白大褂們並沒有被人道毀滅,這個情況不禁讓劉曄喜出望外。

用這些白大褂做老師還有一個非常好的作用,他們好像是機器人般,會機械地執行主腦下達的所以命令。

不會有厭煩、疲憊等負麵情緒的出現,不但一絲不苟十分嚴厲,也非常盡職盡責,每一個學員的成績都要達到要求他們才會罷休。

當然唯一的缺點就是,這些白大褂教授的方式實在太死板了,死板到沒有一點基礎的孩子根本無法理解。

還好這個問題,在白大褂們一遍遍不厭其發的教導下,終於慢慢解決。

這樣的結果雖然苦了那些半大的孩子,但是學習效果無疑是有效的。而且大都城內廢棄的資源無數,可以隨便讓這些孩子們折騰,以便實踐和理論相結合。

於是乎,大都城內每天晚上都會有那麼一幕新鮮的場景,一群孩子在大都城的廢墟上來回拾荒。口中念念有詞,每翻找到一個新的東西,總會雀躍不已。

大都城的民眾剛開始好奇,明白了事情原委後,也就放任自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