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春小麥更是達到了一月半一收的收種比,兩個月後,劉曄再次收獲。不但收獲了大批的春小麥、眠紅薯、酒玉米,劉曄更是根據試驗田的數據,依靠主腦的計算排除,找到了完全沒有副作用的糧食型品種。
這一切的結果都讓劉曄喜出望外,可以說從今天開始,吃飯的問題正式解決了。
不過,現在劉曄又開始頭痛另外一個問題--人口不夠了。
前五個月還在煩惱,這麼多人口怎麼養活的劉曄,今天卻突然發現人手已經不夠用了。
首先便是女人的人數,毛皮衣服的的技術已經達到,但是人數卻不能達到要求的數目。而且現在生產和後勤大部分都由女性負責,很多女人都身兼數職,已經無法騰出身來。
最要命的是,有些女性在和男性長期的零距離接觸上,終於懷孕了。
懷孕的消息讓劉曄又喜又憂,喜的是人口的增加,憂的是生產力會因為懷孕女性而進一步降低。
大部分懷孕的女性隻有三四個月的身孕,雖然能夠繼續勞作,但是她們已經不能承擔太過繁重的勞動,隻能負責一些勞動量較輕的分配。而且男性也要分身照顧這些懷孕的女性,這會導致後麵生產力的進一步降低。
劉曄也想過將一部分男性分配到女人的工作中去,但是這樣就會導致守備力量的降低,而且耕田種地那邊也需要不少的人手。
總之,劉曄現在每天的問題就是煩惱該叫一個人做三件事還是四件事上麵,人手的緊缺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主腦曾經提議,是否由它克隆一批人手出來,暫時緩解下現在的情況。不過,這個提議被劉曄否決了。
在劉曄看來,克隆人並不利於人類的正常發展。如果一到生產資源緊缺的時候,就采用克隆的方法,那麼就會產生依賴性,到時技術的自我突破就成了鏡中花水中月。
無奈之下,劉曄隻得稍微降低了生產效率,同時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和技能提高上麵,爭取通過提高單個單位的生產效率來滿足生產力的需求。
劉曄沒有將生產效率完全降低到相應的水準,主要是想通過這種緊張的作業,來迫使人們作出進一步的技術突破。太過寬鬆的環境,不利於人類的向前發展。
讓他興奮的是,這種狀況在維持了半個月後,情況終於出現了改變。
首先是毛皮製衣這方麵,女人們在一次次的聯合作業中,發現了以前製作工序中的不合理之處,將其改進之後,不但生產效率翻倍,而且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而且,女性們在研究主腦給與它們的那本書籍後,竟將毛皮分開,進行了二次加工。不再是像以前那樣,隻是粗鄙地將毛皮合在一塊,形成衣服的模樣就行了。
這樣的話,衣服就可以四季通用,在寒冷時將獸毛穿上,熱的時候脫掉。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知道從哪裏翻出來了一本書籍,上麵赫然寫著人類最原始的紡織機的製作程序。
女性的好奇心一旦被誘發出來,就會達到不可思議的地步。發現這台紡織機會給她們的勞作帶來巨大的改變,那些女性奮發圖強,曆經三天三夜,居然用一些粗鄙木頭骨製品將紡織機給生生造了出來。
紡織機的出現,將獸毛的加工再次提高,人們不再是那樣將獸王混成一團放置在一起,而是開始毛線的紡織。
雖然紡織機的效率仍然不高,但是劉曄相信這樣下去,毛線衣物的出現將不可逆轉。到時,自己也將有機會穿一穿,戰前隻有富人才能穿的獸絨毛衣。
而一團毛線的交換價格,也被炒到了三張獸毛皮毯才能交換的程度,而且這個價格仍然在穩步提升。
為了提高紡織女工的生產力,劉曄專門派了三十名苦力去幫她們製造紡織機,力求達到每個女性都人手一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