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章穎的人情,可不是那麼簡單,所以她不想欠別人人情。
正好他們采訪調研組討論的時候,覺得拍領導馬屁樹個正麵典型是好事。
但從那位領導的性格來說,這樣的正麵典型他可不一定買賬,甚至他老人家為了避嫌,有可能否決這個案例,讓大家白忙活不說,反而還會讓他心裏不爽……
討論來討論去,大家覺得在樹正麵典型的同時,也要找個問題不大的反麵典型,這樣反而能襯托得正麵典型更加閃亮,襯托出領導當時多多麼的英明,而且還避免了拍領導馬屁的嫌疑。
大家統一了思想後,陳雨就和馬副部長說這事。
馬副部長是老甲魚,從這事情中他有看到了其他事情,自然樂得順水推舟,將這個反麵典型樹立起來,然後章穎和陳雨的事情辦了,自己的事情也一同辦了,真是三全其美的方法。
當然了,按說知道陳雨和章穎的關係,馬副部長肯定會關照陳雨。
但實際上,馬副部長還真關照不上陳雨,或者說如果不顯露章穎的關係,馬副部長去關照陳雨的話,隻會起到反作用讓她吃苦頭。
因為江南晚報歸江南日報管,江南日報的社長也兼著宣傳部副部長,和馬副部長一樣也是正廳級,甚至資曆比他還要老,馬副部長管不到他。
關鍵的是,這兩個人從來都不對付,要是馬副部長出麵的話,對方不僅不會買賬,反而會給陳雨小鞋穿,讓陳雨在某些事情上下不了台,反過來打馬副部長的臉。
這種微妙關係,章穎剛開始不清楚,但在東州呆了幾天後,也就多少了解了一些。為了關照陳雨,章穎都動過念頭,是不是就破一次例,和江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打聲招呼。
事情就是那麼湊巧,根據章穎了解的情況,這位部長大人的情況也有些複雜,他不久就要退居二線了,這樣一來章穎這個招呼的意義和用途就不大。
所以章穎最終還是放棄了打招呼的想法,倒是對馬副部長的做法,她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也盡可能的配合他們。
馬副部長實際上也是她和陳雨的師兄,不過是高十來屆的師兄。
就如人民的名義裏一般,在體製內會有很多的圈子,校友關係是一個很微妙的關係,大家都是校友同學關係,不用費心就能幫上忙,那又何樂而不為呢。而且章穎還能幫陳雨一把,事情就是真正的三方共贏。
同時,章穎也希望馬副部長能更進一步,即使升任不了宣傳部長,好歹也能進位到常務副部長,這樣陳雨的事情就不用她操心了。
另外,如果能在馬副部長進位的時候,順手配合著幫他一把,那他也肯定會記得這個人情,對她來說也肯定是件好事,將來在江南的事情,自己就可以直接找他,不用再依靠別人的關係,這才是她希望的結果。
正是因為大家肚子裏的彎彎太多了,所以馬副部長和黃叔叔選陽山這個反麵典型,知道的人還真是屈指可數。就算餘鄂知道這事情,但他對於其他事情卻完全不之情。
在來之前,陳雨向報社領導彙報,要求來陽山采訪的事情,因為馬副部長的叮囑,她並沒有說章穎他們這茬,更沒有說反麵典型的事情,所以社領導當時很不高興,都已經平息了的事情,你還要翻出來折騰,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嘛。
也就是說,其實報社並未安排陳雨他們,來陽山采訪這個事情。
根據那內線的說法,在江南晚報內部,對於這種私自安排采訪的形式,報社領導不但不會支持,而且事後還會嚴懲。
有了這個信息誤導,吳聚財這才設局整陳雨他們。因為他從那女記著那裏,似乎聽出了一個意思,那就是這次采訪如果惹事了,那報社是不會為陳雨他們出頭的了。
“李書記好,李書記您怎麼來了……”
“李書記……”
“來,趕緊加座,快點,快點……”
服務員手忙腳亂的添加碗筷,李書記卻沒有要坐下的意思。
“你們這是幹什麼?”這個李書記也是頭大,剛接到了領導的電話,讓他第一時間趕到春暖陽山,去那邊確保不能出什麼事情,絕對要保證那些人的安全。
“吳有才,你小子在幹什麼!”得知是吳有才在請客後,李書記朝著吳有才吼了一句,“你好大的膽子啊,居然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