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就有空啊!”鄭倫說著便過去拉起林樂詩,一起出去趕往李允的家中。
到達李允家的時候,鄭倫剛剛進門便見到李允迎麵出來,笑道:“大師兄找我麼?”
“先進來吧!”李允連忙帶著鄭倫和林樂詩走進屋中。
待安坐之後,鄭倫便問道:“大師兄可是有什麼事情要和我說麼?”
李允可能是知道鄭倫要在最近出京的事情,知道他時間很趕,便立即說道:“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隻是我聽樂詩說你要去東南大理一趟是不是?”
“不錯,皇上和朝中的旨意就在這幾天下來,我和樂詩要一起去東南一趟,到大理去為安定護國公慶賀八十大壽去。”
“這次同行的人可都安排好了麼?”
鄭倫見李允突然問起自己同行人員的安排,不知道李允有什麼事情,便如實回答道:“出去我和樂詩,皇上應該還會派一位大臣或是內侍和我同行。另外的就是這次護衛的兵丁們了。怎麼大師兄覺得有什麼事情?”
“哦!廣之,上次從陝甘回來之後,你便為我當初的那些朋友下屬們都安排好了各自的歸宿,這件事我還沒有好好的謝你呢!”李允並沒有回答正倫敦問題,而是提起了鄭倫在回京後為當初在陝甘收留的那些被逼迫反抗的百姓們,安排生活出路的事情來。
鄭倫也知道,李允這次這麼急匆匆的讓林樂詩找自己來,決不會是這麼簡單的為了感謝自己。既然知道他還有事情,所以鄭倫也就不再追問,淡然道:“大師兄不用客氣。這些人們也都是我大鄭的百姓,雖然被那些贓官逼迫,不得不做了些出格的事情。不過好在沒有造成真正不可挽回的錯誤。我為他們安排出路,也是應該的。”
李允拱了拱手說道:“廣之高義,允不勝感激。其實我的那些屬下們,在廣之的安排之下都能夠找到各自的出路,生活下去都不成問題。不過,有幾個人他們不想離開,想要跟隨在我身邊,所以我便將他們留了下來。還望廣之不要見怪!”
作為當初在陝甘真正的流寇大頭領,李允的身份可以說是十分的奇特。雖然他對於鄭倫確實有著救命之恩。而且本身不隻是武藝精湛,在謀略布局上也是讓鄭倫刮目相看。要說這樣的人才,鄭倫確實動過心思想要將他推薦進大鄭的朝廷中去。
隻是,李雲的身份實在是經不起推敲,要是如實告訴朝廷,不要說得到重用,不被朝廷派人監禁起來就算是不錯了。對於這樣的敢於反抗官府的人,不管當初是否因為那些贓官的迫害,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對於朝廷來說都是一樣的。對於這樣的人,在任何一個政權和朝代中,都是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一定是嚴厲打擊,以便震懾天下的。
再加上李允本人也再三向鄭倫表示,自己無意為官,更不想進入朝廷。對於李允來說,做一個自由自在的老百姓,要遠比做一個戰戰兢兢的官員來的舒服。
在這樣雙重的原因下,鄭倫也索性不再提起保舉李允入朝為官的事情了。
隻是,現在李允突然告訴鄭倫,他當初並沒有把所有的手下全部遣散,有一些衷心的下屬在不願意離開的情況下,被李允留了下來。在李允這樣特殊的身份下,這麼做無疑會引起極大的誤會。如果現在聽到此話的不是鄭倫,而是另外的任何一個大鄭官員,那肯定是要對於李允的目的大加懷疑,甚至可能加以防範抓捕。
所以,李允在講明此事之後便立即向鄭倫道歉。隻是鄭倫在聽完後,卻不由得愣了一愣。
“這···大師兄,你今天找我過來就是要說明這件事情?”
“是,也不全是。”李允見鄭倫在微微發愣之後,便釋然回覆了正常,不由得心中對於鄭倫對自己的信任大為感動。這樣一件極為犯忌的事情,鄭倫在聽過後,卻並沒有立即發怒,甚至毫無懷疑之色。以李允的頭腦和見識,如果鄭倫現在是在作樣子的話,根本不可能騙過他。既然這樣,那就隻能說明鄭倫對於自己是真的十分信任,這讓李允覺得自己確實是沒有看錯,而自己現在的安排更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