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瑞王爺也同意了鄭倫的看法,“他應該主要是想要報恩,不然他將這顆珠子隨便扔了就是了,反正都不想留下了,還不是一樣。”
“父親,您認識這顆珠子麼?”
“這個···現在還不能十分肯定。”瑞王爺似乎覺得這顆珠子的來曆頗為重大,語氣間有些猶豫,“你剛剛說,有個洋人也想要圖謀這顆逑火珠?”
“是,孩兒也有些奇怪,不知道這個洋人是怎麼知道的。”鄭倫對那個馬可可以說是十分的懷疑,自然對他不會有什麼好感,語氣間對他就有了一些貶義。
“嗬嗬!看來這個洋人也不簡單啊!”瑞王爺別有深意的看了鄭倫一眼。(你是不是打算讓內政府調查這個洋人?)
“是,孩兒也這麼看,不過既然他沒有成功,孩兒也就不想再追究了。”鄭倫回答道。(我可懶得理他,如果他不知道死,那自然會有人來治他。)
“這樣也好。”瑞王爺點了點頭,“倫兒,你說那張家是祖上從東南大理遷居來的。”
“是,不過那個張無用說,那是他們祖上很多輩之前了。”
“嗯~~這樣看來應該是不會錯了。”瑞王爺似乎越來越肯定了自己心裏的認知,“倫兒,你不是想知道這顆珠子的來曆麼?那就先聽我講一個典故。”
“孩兒洗耳恭聽。”鄭倫在椅子上正了正身子,做出一副聆聽教誨的樣子。
瑞王爺也笑了,擺了擺手示意鄭倫放鬆,自己並不是要教訓他,這才說道:“這事要說起來,就要從大約三百多年以前說起了。當時中土紛爭不斷,天下大亂,而在中土四周也是不平靜。在當時的東南有一個大戶士族,段氏。這段氏在東南已經經營多年,氏族子弟眾多而且頗有財富,加上當時中土根本無力約束,所以這段氏竟然在當時利用機會,花費了近四十年的時間在東南打下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後來,這段氏便在東南的大理城建都立國,成立了自己的小國,國號即為大理。”
“到了後來,中土逐漸平定,這大理國君也是聰明人,立即向中土朝廷納貢稱臣,自願成為中土朝廷的屬國。就這樣,這個小小的國家竟然就這麼建立了起來。那段氏一族,自建國以後的幾代國君,也算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竟然使得這個小國保持了有近百年的時間。一直到大約二百年前,由於外族的大舉入侵,這個小國無力抵抗,這才破國滅城、煙消雲散。”
“哦?這麼說,東南邊陲以前並不是我大鄭帝國的?”鄭倫沒想到,曾經動亂不堪的東南地區原來並不是中土所有,那就難怪始終不好降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