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瑞王爺的叮囑(2 / 3)

可是如果自己不能盡快的學習、了解,達到以前那個鄭倫的水平,那麼很快的就會被人看出破綻,從而對自己產生懷疑。而一旦自己這個假冒的小王爺被認出來,那麼等待自己的就隻有一條路,就是真正的去地府報道嘍!

所以麵前留給自己的就隻有一條路,想要不被王府的人懷疑,想要抱住自己的這條小命,就隻有老老實實的在王府中學習、了解,一切以前的那個鄭倫所應該知道的知識和禮儀。隻是這一番心思是不足為外人知道的,隻有自己一個人暗暗的偷偷進行才行。

結果也正是因為如此,鄭倫理所當然的將一些以前那個鄭倫所應該知道,而實際上那個鄭倫完全不知道,也從來不會按照去做的一些禮儀、知識,全都學了個遍,並且全都規規矩矩的按照去做,希望如此才能夠蒙混過關。這反倒使得現在瑞王爺大為奇怪,還以為自己這個寶貝兒子突然轉性了呢!心懷大暢之餘,卻哪裏知道其實這位小王爺除了身體以外早就換了一個人了。

當然這些事情瑞王爺是不可能知道的,他還為此而暗自高興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呢!在瑞王爺的心中恐怕現在這才應該是自己的兒子所應有的行為呢!

不過,高興歸高興,瑞王爺對於自己兒子的轉變雖然感到欣慰,但是難免又怕他隻是憑借著一時的聰明而得到了皇上的賞識,結果驕傲自滿、年少輕狂、又會故態複萌,到時候就會被一些有心人所乘,所以今天才會特意叫鄭倫前來叮囑。

俗語說“誰家的孩子誰不愛”啊!這鄭倫就算是以前再怎麼淘氣、頑劣,作為親生父親的瑞王爺表麵上雖然會表現出不屑一顧,和極為嚴厲的訓斥,但是這不過都是出於“恨鐵不成鋼”的一種嚴父的心態。正是這種表現,其實才透露出瑞王爺對於自己兒子的期望和關愛。

現在好了,鄭倫不僅自己知道充實學識,而且也變得沉穩規矩了許多,更讓瑞王爺意外的是,在危機時刻鄭倫所表現出來的急智和縝密的思維,以及隨後的應變能力。這不禁使得瑞王爺心懷大暢,尤其在皇上所連續表現出的提拔和寵信之後,更是使瑞王爺對於自己的這個突然轉性的兒子,刮目相看重新認識了。

不過,皇上突然對於鄭倫的提拔雖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宦海打滾多年,尤其經曆過當年諸皇子爭位之戰,深知官場多變的瑞王爺,更知道這一切對於初涉官場,涉世不深的鄭倫來說,實在是弊大於利啊!現在的鄭倫可以說是站在了風口浪尖上,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別看那些朝堂老臣們,現在一個個似乎對於鄭倫都是大為讚賞、巴結奉承,可是如果鄭倫恃寵而自傲、心中浮躁、一時輕狂的話,那麼很可能會由於一時的疏忽,從而被這些人抓住把柄、群起攻殲,到時候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所以自從回京之後,瑞王爺就命令鄭倫盡量不要在眾人麵前露麵,以免貽人口實、授人以柄。可是沒想到,這位小王爺似乎完全不能理解自己父親的一番苦心。先是在陪卿月公主出去遊玩的時候,結識了戶部尚書張大人,而且和這位張大人共同飲宴,似乎走的頗近。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來這位張大人有什麼目的,但是深諧人心的瑞王爺卻知道,這其中一定是有什麼原因的。

這也罷了,現在皇上又再次把一個既重要又容易引人注目、不易處理的任務交到了鄭倫的頭上。要知道,這次讓鄭倫前去賑災剿匪,雖然表麵上是皇上對於鄭倫的信任,從而交給他如此的重任。如果這次的任務真的能夠圓滿的完成,那麼鄭倫還朝之後,皇上一定還會大加封賞,而鄭倫的風頭更可以說是一時無二了。可以說皇上是把一個極好的機會擺到了鄭倫的麵前,既能讓鄭倫立功成名,又能夠震懾群臣,堵住攸攸之口,以免鄭倫落個不學無術,隻能靠皇上提攜的名聲。

可是,這次的任務對於鄭倫又可以說是一次考驗。要知道雖然平匪剿叛這些事情鄭倫大可以不必親身參與,交給那位指揮使王勇就行了,可是所有人卻都知道鄭倫才是此次賑災剿匪的真正主事之人,一旦在賑災剿匪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紕漏,將來都是要由鄭倫來負責的。

“剿匪”不嚴酷不足以震懾民心,但是一旦打擊過狠、範圍過大,難免將無辜百姓牽扯其中。到時候那些自命正直的言官們,可是不會因為你是什麼小王爺,就手下留情、裝聾作啞的。

更不會因為你說什麼不是鄭倫下的命令,不是出於鄭倫的指示,鄭倫不過是個“聾子的耳朵--擺設”,一切都是那位執掌軍隊的王指揮使所為,而放過鄭倫的。他們隻知道鄭倫才是這次任務的主使,一切的後果都是要由鄭倫來負責的。在這些自命正直的清流言官眼裏,不要說你是個小王爺,就算是皇太子也會照參不誤,這才能顯示出他們的風骨不凡、稟性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