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那挨雷劈的(1 / 2)

公元182年,壬戌,漢靈帝光和五年。

揚州,丹陽縣。

金秋,農事大多已經完成了。勤快的婦人趁著天氣沒有糟糕,趕著去放了水的田裏播散草籽,種些豬草,為家裏養的小彘增加冬天的口糧。勤快的漢子則是鑽進山裏,砍柴,準備好冬日的需要。要是下了雪,就不好進山了。丹陽不是大城,少有購買柴火的,大多數富戶官人也都是有仆人雜役操持好,不需勞神。著情況讓那些田少土薄糧少的農民少了一項增收的項目。

出路還是有的。那些糧食不夠的山民在這樣的時節多是會背上自製的弓箭,土標槍,或釣竿,蝦簍,努力的弄些山珍,搞些河貨,用來換些糧食。幾把幾把也就把冬天熬過去了。

這兩年的收成不好,稻子的產量都比不上往年了。

生存不易。古來如此。

丹陽不是大城,卻也是城池,有不高的城牆,不高的城門。

城北門靠西,大青磚澆糯米汁和粘土砌築的城牆下,一溜的食坊,商戶。這裏是丹陽縣的北市,也是唯一的官方合法備案管理的大集市。北來南去的旅客行商也多在這裏歇腳,吃水,打尖,住店。

日頭略偏向西,一架牛車吱呀呀從坊市緩緩駛出,駛向城北門。

那車像是極重,二牛抬杠式的兩頭大青牛嗤嗤的噴著氣,龐大的身軀都被牛汗浸濕了。

車上隻有六口大箱子和一個十六七歲樣子的青牛。按道理,即使六口大箱子裝的全是大石頭,牛也不會這樣吃力。

兩個穿著褐色無袖對襟麻布褂子的大漢分別牽著兩頭大青牛。

遠處酒壚裏,三個吃酒的閑漢瞅見了著一幕。一個長倆大黃板牙的漢子指著那坐在六口大箱子頂上的青年,大笑起來。問道:“你們知不知道那個小子?”問完,又哈哈大笑,仿佛是聽到這個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話。

另外兩個漢子遙望打量了一下,並不覺得眼熟,都搖了搖頭。

“不認識,這個後生很有名氣嗎?你倒是考問起我們兩個外鄉人來了。”一個年長些的漢子說道。

那黃牙大漢好不容易止住笑意,拈了粒炒豆子,丟到嘴巴裏,說道:“馬大哥,那小子就是俺們丹陽劉鐵匠的兒子啊!哈哈哈哈..咳咳咳咳咳。”

說著,黃牙大漢又大笑起來,仿佛是見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好笑的事情。甚至把豆子都笑到氣管裏去了,眼淚都流出來了。不知道是笑的,還是咳咳出來的。

那個年長的馬大哥和另一個年紀稍小的漢子好像看白癡一樣的看著黃牙。

黃牙咳了一陣,猛捶了胸口幾下,才總算把豆子捶回了嘴巴裏,嘎吱嘎吱嚼巴兩下,喝了口濁酒咽下,這才嚴肅的對兩人說:“那小子就是俺們丹陽城北劉鐵匠的兒子!今年夏天在路上**路過的女娃娃..啊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說道一半,黃牙大漢又忍不住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這一次,那個馬大哥和那年輕漢子也大笑起立,像是知道了黃牙的意思。

馬大哥一邊笑一邊問道:“那個就是鐵匠的兒子?哇哈哈哈哈哈..三個人好像是聽了這個世界上最好笑的話一樣。

一邊被吵醒的酒博士睜開睡眼朦朧的眼睛,好像看白癡一樣的看著三個大笑的漢子。

這時,酒壚的跑堂小廝小跑過來,大笑的指著遠處那坐在六口大箱子上的年青人,對酒博士說:“哈哈哈哈咯,那個就是城北劉鐵匠的兒子,哈哈哈哈咯,那個**女娃娃的鐵匠兒子!哈哈哈哈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