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多彩生活(3 / 3)

從共建路過橋上山:山溝的左邊為靈岩山,當地叫灌口鎮的靈岩村;山溝的右邊當地叫百花山,山上為灌口鎮的百花村。上百花山200多米處,有家“馬豆花”。閱者看名字就知道,主人一定姓馬,主要經營豆花。這家人和氣友善經營得法,我和自己的友人一段時間,都喜歡來此地休閑。我們打1元、2元、4元的小麻將,這種玩法“杠上花”4元最大。中午也是喝主人泡的構棘酒或啤酒,總之花費不大痛痛快快地耍一天!

這裏地近靈岩山位於百花山,俯瞰川西壩子,看遠山近水高樓大廈萬千氣象……。時間到了1990年之後,人們過上小康生活,休閑娛樂占的比重多了。全國人均壽命1949年35歲,1990年達到71歲。湔江堰市自宋代以來即有神仙都會的稱謂,人們壽命更是平均75歲,為成都市的長壽之鄉。(2000年後這一數據變更為:全國平均73歲,湔江堰平均78歲)曾經有一首詩這樣寫道:

靈岩燈火照湔江,百花山上迎曙光。

櫻桃梨李先開放,梅蘭荷菊四季香。

一夜東風送好雨,萬頃田疇著新裝。

常攀勝地登仙境,幸福久駐長壽鄉。

1991年的時候“馬豆花”家,包括這山上其他人家的農家園。農業生產責任製後,都栽種了不少已經結果的櫻桃、梨樹、李子、核桃,以及其它的花卉果樹。這裏的農家樂都好比桃李天下!每年春夏之交即農曆三月,民間口碑“三月櫻桃紅不久”之時。這裏休閑娛樂的人,可以任意摘吃樹上的紅櫻桃。這時候最高興的城市孩子,我看到他們簡直是到了理想的快樂園,真正的童話世界、人間仙境!李子成熟來此處的遊人,以及他們帶來的孩子們,也象采摘櫻桃一樣。隻不過李子不比櫻桃,多吃了孩子們肚子會疼痛。梨樹開花好看雪白一片,但樹上結果不多?聽這裏人說,梨子果大容易被風吹落。核桃成熟和采摘比櫻桃、李子麻煩,因此核桃都是要用錢買。不過比起商店和農貿市場,這裏購買核桃便宜得多。

經常來往熟悉之後,“馬豆花”的主人要我在牆壁上,給寫上點詩詞等?這樣來耍的人有看頭,他的生意更好做一些。我答應之後這天帶上毛筆和黑墨汁,在他家的牆壁上題寫了兩首自創詩。這些年跟著王維西老師練習寫毛筆字,出作品還說不上,寫在牆壁上應酬勉強行。(不料寫了幾次後某天在王老師家,他吩咐不要再往牆壁上寫字!說是別人已經有反映。時下書法作品都很貴重,動輒幾百、上千、甚至幾千元一幅!你隨便寫些在牆上,字好象也看得過去,別人的字就不好賣錢了。)這次在馬花豆家,我給寫了兩首自創詩:

其一內牆上:

綠樹叢中好農家,勤勞善良人人誇。

勸君暫留青雲步,休閑娛樂杠上花。

其二外牆上:

東南沿海已先飛,快乘長風破浪追。

蜀中山水彌珍貴,大開夔門迎客歸。

……。

這天步行遊覽共建路人不少,大家路過的時候都暫停腳步,看我在牆壁上填詞寫字。忽然苟小美和楊師傅,兩個也來到我的身後。苟小美不友好地說,寫些啥子臭詩爛字?吸引這麼多人參觀?我回敬說這裏才是山的起點,大家走攏此地還可以看點詩;再朝上走到山的高峰,達到峰潮就不看詩了。苟小美若有所悟紅著臉朝前走,楊師傅問我“彌”珍貴的“彌”什麼意思?我說“彌”字在這裏為“多”、“廣”的意思,“彌珍貴”為“彌足珍貴”的縮寫。楊說你講的這些老子聽不懂,然後轉身追趕苟小美去了。

……。

遲書記於1992年春夏之交離職,同時也退休任省政協常委。省上給配備了專車,市上給配備了秘書。由於習慣當地幹部群眾,仍然稱呼他遲書記。現在遲書記一邊休息、也一邊繼續努力,從省上為湔江堰市謀些利益。有首詩這樣寫道:

隨軍南下到湔縣,機槍架在車上麵。

先是共青團發展,後來執掌黨政權。

小鎮建市湔江堰,十年書記不平凡。

退休以後繼續幹,又為人民作貢獻。

……。

轉眼到了1993年春節,時下的人們無論幹部群眾,大家過年都高高興興。物資說不上極大豐富,起碼過年再不成問題,煙酒糖肉副食供應都十分充足。1982年黨中央實行農業生產責任製,首先糧食生產過關。緊接著與農業相關的肉食,副食供應都全麵好轉;國家的輕重工業、第三產業也都跟上。計劃經濟時代,標誌性的購買自行車、縫紉機、手表等號票,徹底退出曆史舞台。那些年主要十年期間的時候,當時的宣傳工具動不動,就叫人們過革命化的春節!實際上這是貧窮落後條件下,上麵的無奈之舉而已。

但是這次過年市委機關最大的新聞是,楊師傅去瑞蓮街家屬院遲書記家鬧事。把遲一家人正在和苟小美,一起吃飯的桌子給掀了!楊師傅的理由是,請自己婆娘吃飯為什麼不叫他?遲書記的理由是,請秘書長吃飯是基於工作,與你有什麼相幹?

遲書記家兒女幾個,長大成人也都結婚生子,如此等等那還了得!他們要打楊師傅但是遲書記製止,而是打電話叫來110!春節期間闖進前任市委書記的家,掀翻吃飯桌子打爛碗盤杯盞。110巡警認為:一是影響惡劣,二是損失不小;為典型的治安案件,他們要帶人走。苟小美向遲書記求情,也向110巡警下話;好歹把楊師傅保下來,沒有讓警察帶人走。春節期間如果楊師傅被帶走,到市看守所刑事拘留?我知道裏麵的情形,那將是吃不兜著走!

這件事過後第二天,苟小美立即和楊師傅分手!實際上是楊師傅被趕出門。楊罵苟秘過去沒有吃飽往外麵跑,現在吃飽了也往外麵跑。她(他)們在楊柳河邊的新住房,買成加上裝修共花費15多萬元,其中楊師傅出出資4萬元!苟小美將4萬元退給楊師傅,叫他立馬離家走人。這樣楊師傅“駝子載跟鬥——兩頭不落實!”原來的家回不去,新建的家又被趕出來。他是市委辦公室的駕駛員,新來的市委黃書記,趙武秘書長都嚴肅批評楊師傅。之後還是暫借了套房子給他居住,這空空如也的房子,也不知楊師傅住在裏麵感受如何?好在沒有過多久,苟小美將楊師傅收回自己家,這件事才不了了之。(文廟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