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奔向四川(3 / 3)

當時我心中想同樣是貴州,江口那裏農民幫助推車不要錢,桐梓這裏農民攔路要錢!差別是誰來組織他們。江口是縣交通局即中共黨組織的,和這裏自發集合的有根本差異。至於農民飛車扒貨,那是刑事案件該真正的公安幹警管。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共的單位和部門不可能事事組織,許多事情還得在現實中探索。這裏麵須要經濟的、道德的、市場的、法律的、製度的、文化的全麵進步,社會才能平穩發展。

公路上隊列行車如果不是有組織的,行進一段路之後就會互相拉開距離。我們的車兩個駕駛員都說引擎乏力,隻一會兒就我們一輛車沿著公路,駛進一處10多戶住家的小地方。這裏依山畔水,公路邊和房前屋後,有許多不大不小的綠樹。吃中午飯的時間到了,駕駛車的郭大俠放慢車速。我們車上的都向外張望,看是否有合適的飯館之類的?突然一家新建的平房瓦屋,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是家餐館,門前掛著“正在營業”的招牌。招牌是硬紙殼做成的,上麵墨寫的字歪歪扭扭,但因為對我們有用看上去也舒心!

郭在餐館門前停車,車上的人都下來,我走進去看有什麼好吃的?苟小美等人先去新屋下麵,也是路邊的水溝處,將手臉上灰塵清洗一番。我看到這家飯館新修不久,順公路一排3間瓦屋,一半在地麵上、一半象擱樓一樣懸在水溝之上。房屋為全木的上下四麵,都是嶄新的圓木和板材,連桌子、板凳也是全新的木板。一男一女兩個30多歲的人迎上來,男的長相精明問吃飯麼?女的從一隻保溫瓶,倒茶水在玻璃杯中遞給我們。我害怕她會把玻璃杯燙壞傷人?接過的時候並不燙手,應該是開水泡茶,涼過之後倒進保溫瓶的。這男女兩人在自家新建的房屋,開夫妻檔小飯館,整個設施初起簡陋。

我問有什麼吃的?男的說有4隻豬腳,今天上午殺的豬,在高壓鍋裏剛剛燉好。我問價格?男的又說12元錢1隻。我心中疑惑這時候,四川豬肉大致1.50元1斤,生豬腳就是豬蹄子,也有1元錢1隻的樣子。莫非這小飯館是家黑心店?但是看這夫婦二人,樣子純樸本分麵容又不象奸商。我隻好再問這店裏的豬腳,重量是多少?夠幾個人吃?男主人說生肉有3斤多,夠你們5個人吃。我更搞不懂了,一隻豬腳居然有那麼重?隻好請他們端一隻給我看。那個女的進到做廚房的新屋,用搪瓷盆連湯帶水,端出一隻豬腳出來。這時我才明白所謂豬腳,是連著膀蹄的一大塊。生肉的時候硬是有3斤多,煮熟後我們5個人也吃不完。

郭大俠已經從水溝邊上來,進到這屋子裏看到如此好菜,他說應該喝點酒下午他不開車。苟小美也說喝點嘛!她還叫店主用刀將煮熟的豬肉切成小塊,再加些青菜煮在裏麵。然後再給我們每人一碟,紅油辣椒的沾水!我們這頓飯加上1斤白酒,共開支人民幣15元。吃喝的時候我聽到店主說,他們夫妻都是侗族人;把豬的膀和蹄連在一起叫豬腳,是他們侗族的習俗。修房子的木頭是8年前,搞分田到戶生產隊解體時砍來分的。加上自家原有的一些木頭和大樹,夫妻倆主要是自己動手,修成這3間新屋。

男主人還告訴說:共和國開國第一大將粟裕也是侗族人,出生地是湖南會同。開國將軍中有49位少數民族(大將1人,上將4人,中將9人,少將35人)。其中侗族3人:大將粟裕,上將楊至成,少將曹玉清。聽到這些之後讓人有些驚奇!平日裏我自認讀書也較多,怎麼還不知道這些?男主人可能懂得我的心思,又說他們少數民族學習的時候,要講這些有專門的學習資料。

這裏離鬆坎已經不遠,過去我在機關上班時,從宣傳部借書看。其中閱讀《四川文史資料》,上麵載每次四川和貴州黔軍、雲南滇軍發生戰爭,鬆坎都是戰略要地。1935年1月為了保證遵義會議順利召開,中央紅軍的一支部隊,曾前出駐守在這裏。這頓飯我們喝酒的幾個,都吃得很開心;鄭師傅和小祺不喝酒,夫妻二人也很是高興的樣子。飯後我們5人動身,隻一會兒微型警車便到了鬆坎。

網絡載:鬆坎,貴州北部邊陲小鎮,是黔北大門的門坎。境內交通便捷、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是國家六部委確定的重點小集鎮,和貴州省全省36個非縣城重點小集鎮之一。也是桐梓縣北部鄉鎮的交通樞紐、商貿中心、文化重鎮。全鎮共轄7村1社區,國土麵積122.8平方公裏,人口2.1萬人。曆來為川黔要塞,向稱“黔北門戶”。不過1990年10月23日,我們到來時這裏僅僅為百十戶人家的小鎮,平房瓦屋林茂竹悠,修連鋼筋水泥樓房也少有。為了紀念我在這裏的店鋪,為車輛購買一張洗車用帕子1.50元;又為我們的3隻手電筒,買了3對電池3.15元。

再過去一點點就是四川綦江縣(當時重慶還沒單列直轄),我在川師院(現在叫川師大)時,一個同班同學任縣委副書記。到達後說不定能夠得到款待?苟小美肯定地說會款待我們。因為湔江堰市的市委領導們,如果說有省黨校同學來,他們都得吩咐她這個辦公室秘書,一定要把接待搞好。出來10多20天好象到四川就是到家,我們這個群體的人,心中都充滿回家的喜悅。不過微型警車還沒有進入四川境,發動機又突然熄火。(文廟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