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兩道劍芒(1 / 2)

佩劍!一般長105厘米,月牙形護手,劍身硬而不易彎曲!劍法很粗暴,可刺可劈,可攻擊對方上半身任何一個部位,因為它是由騎馬比劍發展而來的。

紀淩還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觀看比賽,他不想擠進外校的學生堆中,便坐在離劍路不到四米的地方。

石峰岩與許福平穿上拖著長長電線的劍衣,一並戴上麵罩,並舉劍至眉,這是劍士之間的禮儀!紀淩定定地看著空中觸碰的兩把佩劍,內心還算平靜,但隨著裁判孟良一聲開始,他心頭頓即一蕩。

沒有絲毫的呆滯,流暢得如激射三千丈的瀑布,石峰岩的佩劍,劍尖一個繞圈,突刺一劍,隨著似躍似衝的淩厲步法,一圈一劍,逼得許福平連連退後!

旁人看得目瞪口呆,嘴巴都圓了。紀淩更是駭異,因為這一刻,他才明白中午與石峰岩比劍,石峰岩是隱藏實力的!

“圈劍”雖然與“隱勢”同一目的,都是讓對手無法看出進攻路線。但圈劍是為了主動出擊,如果強行用作防禦,就像中午石峰岩與紀淩較量那般,就會暴露一個明顯的破綻,即“側位劣勢”。

劍尖繞到右側的時候,手腕與劍身的角度便不適合前刺了,一旦此刻受襲,必須迅速改為內削,但畢竟是變了招式,若遇到高手,慢一點那就等於輸了。

紀淩想到這點,說不清什麼滋味。

一閃念間,許福平中了兩劍,儀器上的彩燈閃了兩次,顯示攻擊有效,石峰岩得兩分!許福平雖被逼到劍路的後頭,但絲毫不亂,察覺紀淩已經注意著自己,心想,“小孩子,讓我教你青萍劍吧!”

此時,石峰岩一劍刺向許福平手腕,許福平暗叫好機會,左腳踏後,身子猛地一沉,正是青萍劍中的“沉江法”,也是好理解,一石頭砸入江中,也能想象是如何姿勢。同時他手腕大力一扭!

劍影成扇!啪的一聲擊開石峰岩的佩劍!

學生們低聲喝彩!“劍扇”向來被外行人認為是中國劍術中的花架子,因其絢麗出彩,但在青萍劍法中卻是一招大範圍攻防兼備的劍式。

紀淩臉上一陣發熱,青萍劍作為中國古劍術之一,至今仍保持強悍的生命力,他自認為做了一番研究,更以此劍法不戰而擊退史卓,心裏自信滿滿的,沒料這許福平更是青萍劍的好手。

許福平心裏道,“看清楚了吧?劍術之間,無所謂界線的。”他一取得優勢,立即如咬破囚籠的老虎,猛地躍起,手中佩劍隨著身形,怒劈而下,但見一道銀影劃破空氣,嘶嘶作聲,驚人心魄!

紀淩緊緊抓住膝蓋,他近距離看到這種暴力的劍法,更是心頭震撼,他向來認為西洋擊劍總是一刺一擋,過分柔和,沒料在佩劍比賽中,可以有這般暴雨梨花般劍招。

兩位白衣劍士,一來一往,配合輕盈的步法,便如翩翩的白蝴蝶,一擊一格,運用粗悍的劍法,又如相撲的兩頭白狼!

學生們是第一次看到這等高水平的擊劍格鬥,心都提到喉嚨去了,隻覺熱血沸騰,滿手心都是汗。

紀淩看明白了,這兩個劍士,是在表演給他一人看的!這個場地如同融入一片白光中,隻剩下這三人!紀淩隻覺內心深處,就像赤紅的熔岩在湧動,以致灰暗的地表崩裂般,有一種熾熱的情感在升騰!

“好有氣勢!我……也想站在劍路上!”

然而,有第四個人闖了進來,讓白光中的劍路兩側,對等的出現一名少年劍士。

紀淩透過交錯的劍影中,看到了一名清秀的少年,他叼著一根草芽,靠在門口,臉上不曾有過一絲波動。

金城川與紀淩,在上一輩的兩位劍術高手的佩劍之中,第一次相遇了……

夜色浸染了整個天際,學生們心滿意足的離開體育館。而紀淩,坦言道,他雖然對擊劍有了改觀,但並沒打算進一步學習擊劍。因為就兩個教練的期望就能看出,紀淩不同別人,隨學隨走,一旦全身投入學劍中,那他的人生軌跡必然會改變了。

紀淩覺得自己還是喜歡正常的學生生活,而不會讓業餘的劍術喧賓奪主。

石峰岩與許福平也無奈,但看出紀淩對擊劍有少許動心,自然不肯放棄,希望紀淩再考慮一番。紀淩答應了,有些神不守社的離開了體育館。

許福平看著手中的佩劍,道:“石頭!”石峰岩笑了,道:“怎麼了?我的許教練?”許福平哼笑道:“除非紀淩不學擊劍,若他肯答應,那必然是我的弟子,因為他能免費來這間貴族中學讀書。這裏紀律鬆懈,男孩子,哪個不喜歡自由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