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易術(1 / 2)

路程雖然遠了點,道路也確實不是很好走,但是沒到上午十點鍾,捷達轎車就開進了東南溝村。

正在院外幹活的陳村長熱情地把兩人迎進了堂屋,這時候宋老人也基本恢複了健康,連忙走出裏屋握著武烈的手,激動得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可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雖然在家裏的時候,武烈已經把這些事對老呂等人說過了,但是都隻是避重就輕地說了說,而呂凱他們倆是一直就被嚴禁談論修行的事的,所以老呂也一直是半信半疑。

現在當麵見到了被他們救治的老人,聽老人詳細地描述了整個經過,還有不時在旁邊補充的陳村長,呂季平終於不得不相信了。呆望著武烈那平凡的臉龐,這個從小就被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越發神秘,越發讓自己看不透了,但是他卻有付菩薩的心腸,憑自己多年商海的曆練,呂季平直覺這個站在自己眼前,永遠超脫而淡然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平凡,他會使周圍所有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平靜、安詳、可靠和信任,而周圍所有的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的關愛和幫助。

此時此刻,老呂被武烈深深地感動了,作為一個老黨員和堅定的無神論者,從心裏由衷地相信,武烈就是傳說中的佛菩薩下凡。在拜金主義和全盤西化的思潮泛濫下,武烈的所思所做是怎樣的一種理想和情懷啊!

看著武烈親切而仔細地為老人檢查著身體,呂季平在感動之餘還是被武烈層出不窮的能力而驚呆了,眼前這個卻是與自己小兒子同歲年僅十八歲的孩子啊。雖然自己一直承認他聰慧過人,卻絕對沒有想到他竟然還會中醫和針灸,看他從容熟練的樣子,仿佛已經行醫多年似的。

在短短的幾天中,這個孩子就給他帶來了連續的衝擊,驚訝之餘對他也越發感興趣了,自己真的想知道他到底都會些什麼?而同時也在心裏暗暗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這次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幫武烈完成建校的心願。

“好了,身體恢複不錯,以後多注意還是不能過度勞累。”武烈細心交代著。

“唉,我能累到啥?陳老弟一家啥都不讓我做,我就是整個一個混吃等死的閑人。”老人欣慰之餘也忍不住向武烈發了幾句牢騷,可是這個牢騷卻是滿懷感激和歉意的。

陳村長在旁邊笑了起來:“隻要您老身體康健了,就比什麼都強。”

武烈微微一笑,對老人道:“老人家如果想做點事情,我到是可以幫你想想辦法。”

“真的?”看武烈點點頭,老人開心地笑了,“太好了,那你看我這把老骨頭可以做點啥?”

“老本行。”武烈看著滿屋驚訝的眾人解釋道:“《易經》是中國文化的傳承,可以說是國粹,絕對不是什麼封建迷信,預測更是一門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

見大家沒有反對,都很認真地在傾聽,武烈淡然說道:“我也曾經研究過幾年梅花易術,如果您老需要的話,我可以和您交流一下。”說完靜靜地看著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