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 東宮之行(一)(解2)(1 / 2)

“大哥,太子殿下召你進宮,先去那裏吧?”小薛說道。

“德仁兄,今日原本來此耍耍,既然有事,改天好了。”說著,段胖子和‘犯昏’拱了拱手,先行離開。

也罷!林白心道,長安城裏就這麼大,早晚能碰頭,他們倆個早晚是我的菜,也不急著一時,先去宮裏--哎呀,好些天沒見過新城公主,還真想的很!

“公公,前麵請--”林白唱了個諾。

到了門口,門口停了一頂轎子,當然不是為林白準備的,老太監右腳剛跨入轎門,停了下來,道,“原諒則個,奴家年紀大了,出遠門不方便,告罪,告罪!”說完進了轎子。

靠!派個老妖怪來也就罷了,居然讓老子步走,跟著他後麵?林白憤憤不已,心裏詛咒老太監的轎子半路撞牆,掉坑……

轎子到了皇城外安上門外終於停了下來,林白一路跟著小跑,跑到這累得跟狗一樣,以前去太學,常走這條路,走得去不覺得,今天跟著轎子跑感覺吃不消。

NND!林白望著四個壯實的轎夫,後麵有鬼子攆似的,一路跑的飛快,你以為你是跑出租呢,用得著這麼急嗎?

“跟著奴家,皇城裏不準騎馬乘轎……”老太監捶了捶腰歎道,“奴家這把老骨頭……”,好似坐著轎子還累得腰酸背痛。

從安上門進去,全屬於外皇城,這一片是三省六部九寺所在,大唐的政治機構中心,重大決策的製定,審議,頒布全在這裏進行,林白望著一片連著一片的建築物,突然冒出個奇怪的念頭:一噸TNT把這炸了!國家非癱瘓不可!

進了安上門這條街叫安上門街,屬於正中承天門街副街,平日裏朱雀門緊閉,隻有皇帝出行巡幸時,才會大開朱雀門,直達朱雀大街。平時官員出入辦公,走得是朱雀門兩旁的側門:安上門,含光門,順義門,景風門,安福門,延喜門。

沿著安上門街一直向前走,在此建築群的後麵,隔著一道厚厚的宮牆,才算真正意義上的皇城,正中是太極宮,左右分別是太子的東宮,和諸妃嬪所住的掖庭宮。林白有想法卻沒機會去掖庭宮裏逛逛,跟著老太監進了重福門,裏麵就是太子的東宮。

太子為一國之儲君,東宮的麵積比掖庭宮還大,林白正探頭探腦,東張西望,走在前麵的老太監突然停了下來,厲聲道,“皇城禁地,不得喧嘩!”

靠,老子一句話還沒說呢,林白心想。

“跟著奴家,太子正在祟文館讀書。”老太監接著說道。

貞觀十三年置崇賢館。顯慶元年,置學生二十人。上元二年,避太子名,改曰崇文館。有學士、直學士及讎校,皆無常員,無其人則庶子領館事。這是太子讀書的地方,除祟文館,東宮裏設有左、右春坊,尚經局,典設局等,名稱不同,各司其職。

“德仁,進來,進來!”林白跟著老太監剛走到門口,李弘喊道。

李弘手上正拿著一本書,書案上兩旁堆積著老高的書籍,見到林白笑著站起來,他的身後還站著個人,這人林白認識正是太子侍讀郎餘令,郎大人!林白沒想到在這還能遇到熟人,那日領教了他的‘訓導法’,正打著退堂鼓,李弘笑道,“德仁,是不是怪罪我沒有親自出迎?”

這話說的,都讓老子不好意思走了--林白趕緊的小步快移到堂內,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林白剛要給太子行禮,李弘先一步說道,“德仁,到了我這裏不要拘禮,郎侍讀你先下去吧,看了一會書,我也累了。”

郎餘令應了聲,退了出去,走到林白的麵前,有意停了停,瞟了一眼林白,看得林白混身不自在。

郎餘令剛走,李弘徑直朝林白走了過來,邊走邊笑道,“德仁,那日匆匆一晤,直到現在,我才想起來,那日走時說的話,差點失信於人,慚愧,慚愧!”

“太子殿下,您太客氣了,像您這樣日理萬機,像這種芝麻綠豆的小事忘了也就忘了。”林白陪著笑說道,心中想道:這個太子做得也太不像了吧,怎麼一點架子不擺?

“德仁,這裏沒有外人,說話不用那麼客氣,你要願意叫我李弘好了,反正起名字就是讓人叫的嘛!”李弘臉色依舊蒼白,不過精神卻似比那天初見時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