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疑變(2 / 2)

\t這廝也是夠損的,連拐帶罵一通奚落,李義府應也不是,總不敢自承回到長安去“振臂一呼”罷,難不成要作反?否認卻更是不妥,“英明神武”這句話,誰夠膽說上半個不字?

\t你小子聰明是聰明,但要想跟我玩這一套花花腸子,還差了點!不過念在這一趟來,又是帶陶片,又是幫老子出主意哄頻兒開心,可也不能讓你太下不來台。

\t王二端杯示意他喝口茶去去火,道:“其實以李兄在朝中的人緣,穩穩當當做好你的中書舍人,日後若是有兄弟能遞得上話的時候,自當為李兄盡點心意。”

\t這話說得已經夠坦白,算是對得起他李義府了。

\t李義府連連言謝,卻又愁眉苦臉道:“不瞞王兄弟你,老哥這中書舍人怕也是做不長久了。”

\t繞來繞去廢話半天,這句才是實情,不用說,肯定這家夥是得罪了長孫無忌。

\t“哦?如此說來,李兄是要高升了?恭喜!恭喜!”王二明知故問。

\t李義府哭喪著臉,“王兄弟就別來老哥開心了!高升?若不得昭儀娘娘美言,老哥說不定已不知被貶到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去了,今日又豈能坐在著行署當中與王兄弟品嚐香茗。”

\t王二聽他突然提及武媚,登時驚覺,這家夥今日說的每一句話,無不是**裸地針對長孫無忌等人,儼然是把自己當做同道一般,絲毫無有忌諱,又雲武媚替他在萬歲爺跟前美言,莫非其中另有含義?

\t再思起向日武媚在自家府中點評朝中諸臣時,曾言李義府、許敬宗之流是堪用之人,不覺愈發心驚,再看李義府時,眼神中已不覺少了許多嬉戲意味。

\t李義府沉默了片刻,不在去提自己之事,換了個話題道:“王兄弟怕是不知曉,原中書令柳奭先是自上書表除為吏部尚書,後又被貶出京城,左遷小小一州之刺史了。”

\t“啊?此事莫非與長孫大人有關?”王二這回是真的大吃了一驚,柳奭任中書令已多年,又是皇後娘娘的親娘舅,竟然說貶就貶,其中必有大的緣故。

\t李義府卻搖頭道:“不但柳奭遭貶~”下意識地瞧了瞧外麵,壓低聲音道:“怕是皇後娘娘亦自身難保了。”

\t“難道是~”王二心有所想,隻是不敢說出口來。

\t李義府微微頜首,未有言語,神情之間卻是顯然明了王二心中之意。

\t那日送婉兒進宮小住時,聽武媚之意,已是有了取王皇後而代之的意思,當時隻以為她是一時之怨言,如今看來,顯然是存心已久了。

\t王二突然覺得心裏亂極了,下意識地問了句,“長孫大人對此有何看法?”話兒甫一出口,不自暗歎一聲,長孫無忌當初就反對武媚回宮,眼下自然不會站在武媚這一邊了。

\t李義府亦知此問題根本不用回答,反而神秘道:“若是我猜得不差,王兄弟你在這西北也待不了多久,估計聖上很快便會降旨調你回京了。”

\t毫無疑問,中書令柳奭被一貶再貶,隻能說明一件事,王皇後根本不是武媚的對手,而李治,很顯然是站在武媚這一邊。關鍵是,武媚若想再往下走一步,就不是拿王皇後身邊的人開刀了,而是要直接威脅到王皇後的地位了,可是,如此一來,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一幹老臣又豈能袖手旁觀。

\t至於萬歲爺對長孫無忌等老臣的態度,沒有人比王二更清楚了。

\t除非這個時候武媚肯懸崖勒馬,問題是,羽翅都已經翦除幹淨,還能指望她就此駐足不去邁那最後一步麼?便是武媚肯收手,萬歲爺呢?沒有萬歲爺的慫恿,單憑她一個身處深宮的弱女子,又豈能走出今日這一個局麵來?

\t正如李義府所言,這個時候,萬歲爺身邊需要可信可用之人,看來征調回京不過是早晚的事了,可是,自己回去又能怎樣?長孫無忌權勢熏天,朝廷上下又有幾人不是看他顏色行事!

\t王二心亂如麻,連李義府幾時告辭而去的,都記不大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