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馳援(四)(2 / 2)

\t可惜長槍不似羽箭,若是每人能有三、五十杆,情形將會大是樂觀。

\t要讓凶惡的敵人害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加凶惡!

\t無數次的街頭混戰經驗,確切地說,應該是無數次的街頭觀戰經驗,再沒人比王二更明白這個道理了。

\t如此良機怎能錯過!

\t王二擎劍在手,直指前方,揚聲高呼,“衝~”

\t眾將士早已紛紛提劍揚刀躍身而起,如狼似虎朝山下撲去。

\t王二終是有些膽怯,衝到一半便不自收住了腳步,不過也好,省得到時候還得浪費人手來保護他這個王副總管。

\t突厥部屬已被突如其來的標槍打得膽裂心寒,向上衝鋒的陣勢亦隨著四下翻滾的屍體土崩瓦解,更是沒有想到眼看著對方已被層層壓縮,竟會突然間發起反攻,倉促之間挺刃迎戰,卻哪裏抵得過挾高地俯衝之勢的大唐將士淩厲刀鋒。

\t王二收住了腳步,頻兒與馮賓茹卻是持劍奔出。二女倒是心意相通,不作盲目爭鬥,專挑官長模樣之人搏殺,身形輕盈飛躍,轉瞬間,已有大、小數名首領橫屍山坡。

\t血雨橫飛之中,大唐將士越殺越勇,突厥兵士卻是軍心渙散鬥誌全無。求生的本能蓋過了嗜血的天性,突厥兵士終於在大唐將士的刀光劍影中抱頭鼠躥,潰下山去……

\t寶貴的喘息之機,來之不易!

\t眾將士卻不敢趁機歇息片刻,除去攙扶包紮傷員者,俱是忙著從各色屍身上,盡可能地拔回長槍、收集箭枝,畢竟對方不可能就此甘休,緊接著來臨的,肯定是更加慘烈的戰鬥。

\t多一枝羽箭在手,便多一份殺敵的機會。

\t眾將士重新整隊布置著防線,

\t在短暫的興奮過後,回首眺望蒲類方向,可依舊不見薛、趙二部蹤影,王二暗自歎了口氣,複又放眼去望來路,庭州之軍呢?

\t若是薛、趙二部仍在蒲類城下撕殺,蘇定方接到訊報,按時辰計算,現下應該要趕到了呀!

\t援軍!援軍!王二望眼欲穿,可除了被殘陽染得一片血紅的雲霞,什麼也看不到。

******您的一次輕輕點擊,溫暖我整個碼字人生。登錄17K文學網,支持正版文學*******

\t山下再次響起了突厥低沉蒼勁的衝鋒角號聲,將士們緊張地握著刀槍,靜靜等候即將再次來臨的拚殺。

\t王二不甘心地將視線從天際緩緩收回,死死攥著“離鉤”之劍,回首望了望頻兒,又瞧了瞧馮賓茹,咧了一下嘴,卻是無有言語。

\t隻在心中默念著,“庭州之軍……”

\t實際上,其中有個關節,不但薛禮錯了,連長久與突厥周旋的蘇定方也錯了,阿史那·賀魯麾下鐵騎號稱十萬,的確是不大準確,但並非誇大,而是故意隱瞞了實力,真實的數據應該是十一萬之眾。

\t除卻蒲類城下之兵,以及與王二之軍所遭遇的大部主力外,另外卻有三萬精騎隱於他處,此時正殺往庭州而去。

\t蘇定方在接到王二傳訊時,不敢怠慢,加緊行軍步伐前往救應。三萬不到的步卒,在倉促之間與五萬突厥鐵騎狹路相逢的後果,再沒有誰比身處邊庭多年的蘇定方更為清楚了。

\t若是那支部隊由自己或薛禮率領,倒也不見得就一定吃虧,但是對於新來的王副總管,蘇定方確實是非常沒有信心。盡管那日王二所言救援蒲類之策,說起來頭頭是道,但隻要細心一聽,便不難覺出其雖是頗合兵法,但於細節處卻大是不詳,顯然是無有實際戰鬥經驗——如果老頭知道即便是在理論上,亦是馮賓茹所謀的話,更不曉得會擔心成什麼樣了。

\t庭州之軍急行不過數裏,卻又有斥侯來報,有突厥大部人馬殺奔庭州方向,問之數目,竟有三、五萬之多。

\t這一下蘇定方著實是所驚非小,蒲類城下已增兵萬餘,王二傳書遭遇敵軍主力,那麼,這幾萬人馬又是從何而來?

\t若不是斥侯接連來報,蘇定方幾疑是誤傳軍情了。

庭州主力盡在此處,城內不過三千弱兵,一旦兵臨城下,危矣!庭州一失,則西北大門洞開,可是,前方王副總管急待相助,這~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