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將帥失和(2 / 2)

\t王二連忙重新披掛盔甲——特意為他度身而作的金晃晃明亮亮一副明光鎧,這廝才出長安,威風過後便覺甲胄沉重,一路行來,早已除去,如今要率軍入城了,方省起著重新披掛,又有錦袍加身,自覺著夠有威儀,這才打馬前行。

\t

\t(您的一次輕輕點擊,溫暖我整個碼字人生。登錄17K文學網,支持正版文學。)

\t

\t薛禮自是早已到達,協同蔥嶺道前部總管蘇定方率諸將迎出城來。

\t王二瞧著蘇定方,省起李治所言蔥嶺道行軍大總管程知節年事已高之說,不禁暗自好笑,看來不但程知節年事已高,眼前這位前部總管蘇定方年事亦是不低——白發冉冉,銀須飄飄,沒有六十也有五十八。

\t就這一把年紀,羅大哥還尋思什麼報仇,過多兩年,還不得自動一命嗚呼!

\t想是這麼想,見蘇定方身高膀闊頗有威嚴,言語之間亦是聲如洪鍾,卻是不敢小覷。

\t一番客套過後,蘇定方將隨行前來迎接的主要將領一一介紹。

\t王二瞅來瞅去,就是不見羅通,失望之餘不免暗自擔憂,不會老家夥早就把羅大哥給哢嚓掉了罷。

\t好不容易耐著性子至了議事廳,王二再也忍不住了,脫口而問,“怎不見羅通將軍?”

\t蘇定方隱約亦知他與羅通有舊,隻是身為行軍副總管,才至前線,不問軍情政務,卻尋私人故交,難免讓蘇定方心有不快,迫於顏麵,隻得嗡聲回答,“羅將軍不在此處,稍後當向副總管詳述。”

\t人家都已經說了“稍後詳述”,王二卻仍不依不饒,“哦?不知羅將軍現在何地?”

\t蘇定方論爵位,不比他王二低,論年紀直可當他爺叔輩,若是論起資格來,由文皇始,便已征戰四方。先前聞得薛禮言起王二來曆,已是有些瞧不起了,現下見他又是如此不通軍務,心中大是不滿,哼了一聲,竟是不言不語。

\t薛禮瞧出不妙,忙出言解釋道:“羅通將軍現領兵固守蒲類城……”

\t王二“哦”了一聲,“那就使人去尋他來此就是了。”

\t蘇定方勉強壓抑住氣惱,一旁道:“蒲類城現下已被突厥圍了個水泄不通,如何說來便來!”

\t王二聞之,這邊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驚道:“啊?蒲類離此多遠?被困了多少時日?城內還有多少將士?”

\t一連串的問題打得蘇定方頭暈腦漲,不是答不上,實在是不想與他廢話。

\t薛禮隻在一旁做好人,悄聲提醒道:“副總管所問皆是眼下軍情,老將軍還須耐心解答。”

\t雖說王二主要是關心羅通,但論起來,也確實是目前的實際軍情。

\t蘇定方多年統軍在外,自知軍紀,倒也不敢當真去頂撞上司,隻得據實而言,“蒲類距此百餘裏,已被圍困十數日,羅將軍屬下原有八千將士,連日守城,如今僅餘五千不到。”

\t王二愈發著急了,“情勢如此危急,老將軍為何不發兵救援?”

\t蘇定方解釋道:“圍城敵軍計有二萬餘人……”

\t王二打斷道:“此城尚有多少軍馬?”

\t蘇定方咽了口氣,“此城馬軍二千,步戰二萬六,加之其餘雜夫,共計三萬三千六百八十一人!但是……”

\t王二怒氣衝衝道:“你枉有三萬之眾,竟不敢解二萬之圍?究竟是何居心!”眼色之中儼然直指蘇定方公報私仇,故意不發兵救援。

\t蘇定方如何不明白他的意思,兼之本就性烈,直氣得銀需發顫,混身哆嗦,“副總管不問就裏,便妄加辭色!可歎~可歎呐~”顯然是歎聖上用人不當,使此黃口孺子統兵一方。

\t趙更年在一旁越瞧越不對勁,又聽的蘇定方話中有話,便暗中去拽王二後襟,示意他不可因急生怒,反誤了大事。

\t王二正在火頭上,反手將趙更年打開,怒道:“扯什麼扯!”掉過頭來喝道:“你雖戍邊征戰,頗有功勞,但若是敢恃功循私,老子一樣拿你回京麵君問罪!”

\t蘇定方頭先氣話出口,已是心生懊悔,正欲和色去作軍情解釋,卻劈頭蓋臉被得來一通訓斥,若不是礙於王二官長身份,怕不早就掀案而去了,當下氣咻咻別過頭一言不發。

\t

\t(您的一次輕輕點擊,溫暖我整個碼字人生。登錄17K文學網,支持正版文學。)

唐十三鎧:據《唐六典》載,大唐將士共著十三鎧,計為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