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高陽公主一邊暗罵丈夫無能,一邊還得“體諒”皇兄難處,眼看著梁國公從國法到倫理,引經據典落地有聲,直罵得房遺愛毫無還手之力,再要繼續下去,估計連招架之功也是沒了。
\t關鍵時刻,還得說婦女能頂半邊天!
\t高陽親自出馬,先來指桑罵槐,後使笑裏藏刀,接著連環計、空城計,最後赤膊上陣美人計,一絲扣一環,一環扣一絲,逼得堂堂梁國公直罵**無恥,唯有走為上計。不想狼狽之中被高陽公主偷得貼身香囊一個,以為戰利品,又將此證據示於夫君房遺愛,儼然貞女烈婦遭登徒子欺淩模樣,大作悲淒之色。
\t房遺愛堂堂駙馬爺,平日綠色的帽子戴得不算少,但那都是公主殿下主動給他帶的,現如今突然聽聞被人強迫戴上,而且還是己家的親哥哥,自是大為惱怒,從來沒有過的理直氣壯去往梁國府,欲尋兄長討個說法。
\t哪知梁國公並不賣賬,劈頭蓋臉一頓臭罵砸了過來,最後一句話給這個不爭氣的弟弟做了總結,大致意思是——我X你祖奶奶,你他娘的也好意思談分家,若不是看在死鬼老頭的份上,老子早就開除你的房家姓氏了!
\t這句話後來在長安城廣為流傳,一時間頗為盛行,街頭巷尾“我X你祖奶奶”之聲不絕於耳!
\t甚至有博學之士專為此開展討論,主要是探討從這一句簡單的話語中推斷,房遺直與房遺愛到底是什麼血緣關係,並美名其曰“房學”。後世傳流發展,又得出“黃學”、“房事學”等等諸多分枝,不一而論,也因此成就了許許多多的著名XX專家。
\t當然了,此乃後話,這裏暫且不提。
\t單說房遺愛,氣勢洶洶而來,灰頭土臉而歸,臨走是擱下句“狠”話——不用你來開除,老子今日便指天為誓,與你斷絕兄弟情份!
\t也就是說,這一次交鋒,所得的結果便是房氏兄弟各自都長了一個輩份,互相成為了對方的“老子”。
\t房遺愛窩囊,高陽公主卻不含糊,兩國交兵須得知己知彼,夫君出門之時已然算定很有可能是要铩羽而歸,自然是早有後著。
\t這邊廂駙馬爺還未回到府中,那邊裏公主已是擺駕進宮,去尋求有力的靠山——九哥李治。
\t李治這回相當幸運,沒在大殿議事,亦未在後宮鬼混,而是剛好去了看望傷風感冒的國舅長孫無忌。
\t高陽公主遍尋不見九哥,隻得忿忿而去,不過出宮之際,還是給嫂嫂王皇後留了句話——若是九哥不來主持正義,丟的可不是我高陽的臉!
\t事關李氏皇族顏麵,曾被先帝譽為“佳兒佳婦”的王皇後不敢怠慢,一邊使人去請龍駕回宮,一邊托舅夫柳奭夥同荊王元景,以長輩的身份前往調停。
\t可惜“佳兒佳婦”太不了解小姑子的脾性了!
\t高陽生來就是個人來瘋,越是人多越興奮,在兩個老頭麵前連哭帶鬧,又按照自己印象中的“事實”,將經過案件重演了一番,直道將至“美人計”那一段,可憐的二位長輩被她即將掀開羅衫的姿態嚇得屁滾尿流,終至收了勸慰之辭,改口大罵梁國公房遺直無恥畜生,總算是在狼狽不堪中趁機溜走。
\t大致的經過就是這樣!
\t李氏皇家嫌百姓太過枯燥無味,終於親自上陣,為長安城的街坊們上演了一場津津樂道戲劇。
\t李治確實是沒料到事情會鬧到這個地步,心裏狂罵王二出的餿主意,按眼下的劇情發展下去,要不就將高陽公主“哢嚓”了事,要不就得讓房遺直把他的心肝寶貝“梁國公”轉讓出來,隻是這兩件事說來容易,卻是不大好辦。
\t解鈴還須係鈴人!
\t皇上有旨,著王二即刻進宮見駕!
\t王二自知肯定是為了此事,雖然頭疼,卻是不敢有絲毫遲滯,一溜煙便進了皇成內宮。
\t李治把案幾拍得“啪啪”響,直問王二現在怎麼搞?
\t王二來時已有了計較,一個字——“拖”!
\t讓時間來解決問題!
\t王二一邊勸萬歲爺休怒,萬勿氣壞了身子傷了龍體,一邊進言道:“萬歲爺可先下道旨意,不說誰對誰錯,隻言徹底查清此事,以作安撫高陽公主。”見李治靜聲在聽,便繼續道:“小的這就去往梁國府,去向梁國公查明原委。”最後勸慰道:“事情總有水落石出之際,是非黑白一分明,到時萬歲爺聖意天裁!”
\t李治聽沒半天,沒說行也沒說不行,出去轉了一圈,大約半炷香的工夫,回轉來時,臉上已不似先前那般著急,斯斯然道:“如此甚好,你這就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