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虎狼之將(二)(3 / 3)

現下兩相一對照,是故泉蓋蘇文才有此一問。

他不提自家大軍被薛禮衝得幾不成陣,卻著重去言“安市”一城,言下之意,就算你大唐兵精將廣,到頭來還不是止步於安市城前。

薛禮如何不曉他的意思,雖說此次東巡主要是行安撫之意,但事關大唐聲威,卻是不能回避,何況薛禮在軍中多年,師從大將軍李績,深知兵者一道,雖是《孫子》有雲:上兵伐謀,伐交次之,下兵伐城。但若墮了軍威不敢以兵示人,伐謀豈非成了一句空話。

薛禮微微一笑,不卑不亢道:“老大人所言極是!這安市城,不但末將記憶猶新,我大唐數十萬將士,亦是不敢忘記,說不得有朝一日,便來故地重遊,隻不知~到那時,老大人城中美酒倘足否?”

一旁的泉男建聞得對方話語當中隱含威脅,不禁大怒,雙手撐案,霍地立起,冷冷道:“大唐固有數十萬將士,未必我高句麗便沒人麼?”

薛禮笑道:“誰敢欺高句麗無人,高延壽、高惠真俱是一時之俊傑!”

“你。。。。。。”泉男建氣極而結,指著薛禮怒視相向。

這話確實是說得有些不客氣了,在場各位,除了王二無知,誰人不曉得那高延壽、高惠真大軍被破,轉而投了大唐,薛禮單挑他們二位來說豪傑,自是意指“識時務者乃俊傑也”。

偏偏王二這廝,眼見著就要說僵,真要反了臉,自己這幾百號人可就一齊嗚乎哀哉了,心想,我還是趕緊做做和事佬吧,別他娘的說著說著就動手了。

關鍵是和事佬看得怎麼做呀!

王二站起身來搶著道:“息怒!息怒!諸位稍安勿躁,不過酒間閑談,何必如此激烈。來~來~來~男建兄,我敬你一杯!”

要說這也講的挺好,眼看著泉男建已是氣咻咻得將欲坐下,偏偏王二仰脖幹杯後,接著又加了句,“薛將軍,這高延壽、高惠真他娘的算什麼玩意兒!提他們做甚!”

王二根本就不清楚高延壽、高惠真為誰,本意是看薛禮一提二高,泉男建立即一副要吃人的模樣,想來這二高肯定是在高句麗人民心中豬狗不如,我便替你們罵上一罵,也好讓你們消消火,如此一來,咱們該喝酒還喝酒,喝完了各忙各的,豈不美哉。

他倒是想得美哉,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高延壽、高惠真投了大唐是真,高句麗人深以為痛亦沒錯,想必平日提及時,咒得比王二一句“他娘的”肯定要惡毒得多。但是,他們罵叛徒,當然無可厚非理所當然;而王二身為大唐欽使,說出的話在對方聽來,無疑是代表著大唐看法,惡語出自他的口自是不一樣,等於在說高延壽、高惠真二人不算什麼玩意兒,我們大唐還真沒把他們看上眼。

有點像是自家千辛萬苦養大個兒子,長大後卻跑去認別人做娘,結果人家還說你的兒子狗屎不如。

要知道,高延壽、高惠真當年畢竟是高句麗赫赫有名的戰將,薛禮所言固然讓對方憤怒,王二之語卻是足以令在座高句麗諸人羞惱。

對於軍伍之人,羞惱的後果往往比憤怒更為麻煩。

果然,泉男建剛剛屈下的腰身騰地一下又繃直了,哢嚓一聲將配刀抽出半截,喝道:“來人!”

眼見著一場紛爭便要變作戰場!

*************************************************************************************① 安市之戰:

貞觀十九年二月(645年),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領將軍常何等率江、淮、嶺、陝勁卒四萬,戰船五百艘,自萊州趨平壤。又以英國公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禮部尚書江夏王道宗為副,領將軍張士貴等率步騎六萬趨遼東。兩軍合勢,太宗親禦六軍以會之,沿途攻城拔寨。

六月,進次安市城北,高句麗北部高延壽、南部高惠貞率高麗、靺鞨之眾十五萬來援。太宗分兵襲之,大破。二將降,太宗授高延壽鴻臚卿,高惠真司農卿。

八月,移營安市城東,李績遂攻安市,久不克。

太宗以遼東倉儲無幾,士卒寒凍,乃詔班師。曆其城,城中皆屏聲偃幟,城主登城拜手奉辭。太宗嘉其堅守,賜絹百匹,以勵事君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