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宮舊識(1 / 2)

回到廳中,品著蓮子羹,半眯著色眼瞧著幾女調笑,王二的心情很快便回複狀態。

可不是嘛,武媚之事也算有了眉目,並州一案業已理順,有甚心煩的,至於翠兒,料來總是有機會的,難不成會讓她一輩子與那班老尼姑做伴麼?大不了,往後多給些銀錢,以作補償罷。

卻有門人持帖來稟,言中書舍人李大人求見。

王二甚是奇怪,哪來的勞什子中書舍人?接過名帖一瞧,不禁樂了,李義府?也算是故人了,這廝幾時做了中書舍人了?

這李義府原是瀛州饒陽人,文皇在位時,以監察禦史之職兼伺晉王治,後遷太子舍人,加崇賢館直學士。論起來,與自己俱屬太子一脈,舊日曾有過幾麵之緣,卻是未有深交,不曉得今日怎的突然登門造訪?

聽得王二口念“李義府”之名,別個不曉,任仁璦出身鎮國府,自是略有耳聞,知其為人狀若恭順,實則陰賊,名聲可是不大好,卻不知王二與他有何瓜葛,本能地出聲道:“可是李貓?常聞此人品性不佳,相公幾時與他有來往?”

原來時人常以李義府笑中帶刀以柔害物,故謂之為“李貓”。

王二笑道:“夫人也知李貓?哈哈,看來這廝果真是名聲在外了。”笑歸笑,情知任仁璦是為自己好,本身亦是有些奇怪,不曉得他來幹甚,便出語道:“李貓原是太子府舊人,識是識得,卻無甚交情。”至於他品性如何,王二倒是不覺,起碼表麵上看起來,李義府整天笑嘻嘻的,說話又風趣,也不見得有甚不好,唯一不好的,便是這廝一雙吊梢眉,看上去老是讓人覺得哪裏不舒服。

王二使諸女回避,自在廳中以待,眼見著李義府屁顛屁顛進來,方自起身虛迎,“李大人,少見~少見!”

李義府腳不停步,雙手拱抱,嗬嗬笑道:“多日未見,王將軍愈發的精神了。”

王二回禮道:“哪裏話,比不得李大人春風得意。”

李義府客氣道:“都是皇上恩典,將軍洪福所至。”又從懷裏掏出一對晶瑩碧透玉麒麟,“聽聞將軍新婚大喜,下官來得匆忙,一點玩意兒,聊表心意,將軍勿怪。”

王二順手接過,謝道:“豈敢!豈敢!”

二人客套著分賓主落座,

李義府東張西望道:“怎不見新娘子?看來下官是沒這個眼福了。”

別的毛病有沒有王二不曉得,但其人甚是好色,雖說他李義府也不敢把任仁璦怎麼樣,但好端端自家夫人給他瞄來描去,總是令人不舒服。

“賤內臉薄,少見外人。”王二嗬嗬一笑,轉過話題, “李大人不會是專程來看新娘子的吧?”

李義府毫不在意,渾然不覺王二譏諷之意,道:“將軍說笑了。”話鋒一轉,道:“下官此次打擾,是為並州一案而來。”

王二奇怪道:“並州一案?好像不關你李大人的事吧?”

這下輪到李義府詫異了,“下官除了身居中書舍人,仍兼有監察禦史之職,這並州一案,原是下官職責所在,將軍何故不知?”

監察禦史屬禦史台察院,品階雖不高,卻掌分察百僚,巡按州縣,權限甚廣。

王二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倒是真個不知。不曉得李大人~對此案有何看法?”

李義府笑道:“皇上既委將軍主理,自由將軍裁決,不知將軍作何打算?”

搞了半天,原來是來探聽口風的。

王二故意道:“什麼打算不打算,依律當斬,隻待秋後。”

李義府急忙道:“將軍切勿魯莽~”待瞥見王二嘴角不經意劃過一絲狡詐笑意,登時明白遭了戲耍,不逆反喜,“原來將軍已成竹在胸,倒是下官庸人自擾了。”

這廝精於察言觀色,反應靈敏,端是個可用之人。

王二被自己突然冒出的這一想法嚇了一大跳,向無仕途之意,怎會莫名其妙產生收攬用人之心?

李義府自是不知王二為何顏色變換,隻道他擔心參與審案的其他官員,忙解釋道:“除下官外,另有大理丞畢正義畢大人,亦是自己人,至於刑部李義琰李大人,先帝在位時,因言遭廢。吾皇憐其文采學,盡赦其罪方得以官複原職,當是感恩涕澪,以將軍馬首是瞻,決計是出不了意料。”

他不說,王二還真是不知曉陪審的官員是何許人也,聽他說得詳細,不禁打趣道:“這李義琰李大人~不會是貴親吧?”

李義府見他有心情說笑,愈發地肯定王二已是完全有了主意,倒是暗暗驚奇不已。

王二是何出身,有的甚本事,李義府自是一清二楚;皇上眼下的處境,打的什麼主意,亦是心知肚明,若真是好辦,案子也就不會拖到現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