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基層工作
“喔,你這樣!”董校政說:“你先了解一下情況。看看這件事會不會與征地有關呢?暫時還很難下結論,但是,不管怎麼說,有群眾上訪,都不是一件好事,你必須盡快處理好。了解清楚後,直接給我電話,與征地的事有關也好,無關也好,你都給我個電話。”
董校政又掛斷電話,陷入沉思,這件事,到目前為止,他還沒必要介入,一則這件事還沒明朗,到底與征地有沒幹係,還不知道。他介入,就顯得草率了,不務正業了。一則即使有幹係,即使他的主觀判斷錯了,也還沒到他出麵的時候。前麵還有女書記,先讓她去處理,讓她去把問題弄清楚,把矛盾找出來,如果她能解決,就由她去解決,確實無計可措了,他才介入。他介入就必須解決問題,不能再推卸了,再推卸就推到市長、市委書記那去了。董校政當然很清楚他現在所處的位置。
作為市長助理,已經不是馬前卒了,不能再幹馬前卒的事,不能事事都親力親為,衝鋒在第一線。當然,他也不是最後一道防線,但是,他要求自己要盡最大努力,把問題解決在自己這個位置。過了半個小時,女書記的電話才打進來。
“喔,解決了?”董校政問:“事情解決的怎麼樣?”
“暫時!”女書記說:“問題還沒徹底解決,隻是勸服他們回去了,剛送上車。”
“喔!”董校政問:“到底是怎麼回事?與征地有關嗎?”
女書記說:“整件事,說複雜,也複雜,說不複雜,也不複雜。說複雜是要回到好多年前,解放初期,山坡地劃分的時候,有一個山坡東麵是屬河洛村的,西麵卻屬另一條村。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屬河洛村的那山坡就都屬另一條村了。沒效益沒有錢的時候,誰都不在乎,劃歸誰就劃歸誰了。但是,這次征地,就征到了那山坡。河洛村的人就要拿回自己那半個山坡。他們知道這是市裏的大項目,所以,就直接到市裏來上訪了。”
“哎……”董校政長長歎了口氣:“這是曆史遺留問題啊!你要找到依據,那半個山坡到底屬於河洛村,還是不屬於河洛村?有什麼依據?要找到可靠的依據。我的資料都是鎮國土所提供給我的。他們不會搞錯吧?”
“要想盡辦法,確認一下!”董校政說:“你回去再仔細了解一下。跟我彙報!”
女書記說:“好吧!”掛斷電話,董校政突然心裏覺得,這件事恐怕不是那麼簡單的,即便找到了依據似乎更麻煩。政府就要嚴格維護政策的嚴肅性,那麼,村民認不認帳呢?如果認帳,那意味著失去就要到手的補償,在這種真金白銀麵前,他們會認帳嗎?突然,董校政希望問題出在女書記那了,希望鎮國土所提供的資料不準確,或者,那資料準確,但女書記犯官僚,沒仔細看,更多地憑主觀意念推測。如果真這樣,問題就好解決了,可以向另一條村解釋,可以讓河洛村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補償。
然後就在董校政陷入思考的時候,女書記在電話又來了:“董助理,我找到依據了,找到很有力的依據。在八十年代中期,市進行了一次地界新劃分,出版了一本地界修訂本,那本本上就清楚地注明,那山坡不屬於河洛村。她說,那次地界劃分是具有法律效應的。”
“喔!”董校政的頭大了起來:“心想,誰能讓村民承認這次劃分嗎?女書記似乎沒意識到這個依據對自己多不利。或許,她也意識到了,她隻是在證明,她一直都沒有錯,錯的是河洛村的村民貌視法律無理取鬧。有時候,不能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單純地用法律手段來解決農村矛盾是行不通的。往往又不能不為了大局,屈服於農民的這種無理取鬧。”
“董助理,事情是不是比較棘手,要不然?”女書記頓了一下:“為了解決河洛村的矛盾,保證大項目順利進行,鎮裏願意墊付這筆補償。”
“先等等!”董校政搖了搖頭:“還沒到這一步吧?我再想想辦法!”董校政就是這樣的人。
董校政是遇到困難絕不退縮的人,他不相信就沒有辦法瓦解這種無理取鬧。董校政感覺挑戰來了,在尋找突破口,他再想辦法在尋找一股力量瓦解這種無理取鬧。董校政想到了做工作抓牛鼻子,群眾工作要注重方法,董校政想到了村幹部。
想好了方案,董校政立時打電話給女書記,要她馬上去鎮國土所,把原始文件找出來。董校政再也坐不住了,覺得應該趕到那個鎮,拿到那件文件後,迅速著手了解簽名人的情況。這麼多年了,這些人有的可能已不健在了,有的可能離開不住村裏了。他必須盡快找到尚還健在的人,聚集這股力量。 有了辦法,董校政心情一下鬆寬起來,甚至暗暗想,沒什麼事難得了他董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