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製器鼎與飛劍是一個路子,首先就是要布置骨架結構,等同於建築工地的紮鋼筋,好處是不用打地基,因為外圍的“靈鑄鼎”已經在幫助維持初期的離散結構了。方軍這次煉製的煉器爐選的並不是很高端,所以作為爐體的材料就是提純到極限的“天金砂”,隻不過耗費的數量能夠煉製十支極品飛劍了,沒辦法,誰讓一口上好的鼎爐的價值就動輒過百萬仙石呢?這可都是超級昂貴的玩意啊!通常一個門派也就那麼一口而已,買回去用來當作母鼎,煉製其他的子鼎,跟數控機床的演變是一個路子,母機造子機,母機的品質越高,造出來的子機越好,依此類推,煉器上同樣適用,至於超常發揮的那就見仁見智了,好在這玩意沒有加工精度一說,隻不過關乎個人的修為了。
能夠煉製十支飛劍的材料被方軍提純壓縮後,以禁製封存成拳頭大的那麼一團,在他的引導下率先投進“靈鑄鼎”內,禁製“啪啪”的連聲脆響中爆成真元力,立刻就給強大的火焰給消滅了,隻留下暗銀色的“天金砂”慢慢蠕動著張開本體,很快就變成了枕頭那麼大。
方軍身體半浮在空中,雙手迅速的結著各種法訣,同時以元神迅疾將設想中煉器爐的立體結構打到那團金屬液體上,以真元力為引導,使它迅速的發生變化,眨眼間一個純粹由“天金砂”構成的鼎爐粗胚就虛浮在“靈鑄鼎”之內,通體流光閃爍,起伏不定。
方軍手中法訣再變,那個枕頭大的鼎爐立刻向三百六十度全範圍的擴展,用來組成本體的金屬液也越來越稀薄,最後變成交叉糾纏的網狀細絲結構,如同用銀線編織成的工藝品一般,形態極為巧妙。那是一個六耳三足內部全空的立體結構,“天金砂”液體線在橫向層麵進行了數十道的間隔,並在四足和六耳內分別建立了各自的複雜結構,如同一個個小型的鼎爐內部一樣,十分複雜。
天鴻子雙眼圓睜,被方軍擺出來的這種結構給結結實實的嚇了一跳,要知道煉製鼎器是非常複雜和困難的,首先初期建立結構就特別的有講究,那也是有流派的,不同用途的器鼎都有著細微的差別,但是不管哪一家的,如今都是將動力中心和主體結構建築在鼎肚中心底部,然後再分層分麵的進行布置,方軍這個搞法,分明是要在四條腿和六隻耳上打主意,貌似足足十個能源催發點,中間寬闊的空間居然純粹用來塑形的,這是什麼搞法?
其實在“重器宗”內,無數年以來,關於各種門類的鼎器法寶應該搞成什麼樣子,那都是有無數種方案的,一般飛劍類的最多,每個人的每件作品可以說都是創新,不存在流水線的說法,因為修行者都明白一個道理,這世界上沒有任何兩件東西是完全一樣的。
方軍的這種布置手法有很多人都搞過,天鴻子不是沒有那方麵的猜測,但無一例外的都失敗了,關鍵問題在與結構過於複雜精巧,以至於煉器的人根本沒有那麼強大的元神進行控製,另外涉及到陣法、手訣、還有材料的關係,使得修真者根本就沒有可能搞成這麼高級的法寶,再說了,能夠用簡單的方式達到目標,鬼才願意去費勁十倍還不討好呢。
當然這些事情並不足與外人道的,絕大多數修真者隻看到了成品,內中的詳情他們無從探知,關乎法寶高低水平的陣法在修真界差別不是一般的大,往往強大的門派中,關於陣法學的造詣普遍的高,同樣水準的修真者實力相差也很遠,除了修煉的法訣千差萬別,法寶品質參差不齊以外,還有很多的因素是有影響的,所以看修真者絕對不能隻看修為境界的高低,誰知道哪個貌似低手的人會掌握著超越性的獨特手段呢?
方軍學到的煉器手法當然遠遠少於傳承了許多年的修真者,“重器宗”這樣的專門行業就更不用說了,他的優勢就在於有幸在大羅金仙這等層次的人指導下打下良好的基礎,起點就比別人高,另外那些以星球為單位建立的超大型陣法並不是誰都能有幸見到的,更不用說還能在神識探測下觀察其中的奧妙了,當世之下,也就方軍這樣的變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