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真空心劫2(解禁4章)(1 / 2)

恍然之間,一切仿佛重演,他看到了自己心的碎裂,那麻袋中永遠不能瞑目的恐懼神情,那永遠離他而去的稚嫩臉龐,那給他唯一撫慰的清脆歡叫,那心中唯一珍藏不能觸碰的脆弱,那生命中唯一剩下的牽掛,花謝了,留下一縷悲風。

無數的記憶滾滾而來,從心靈中迅速的穿過,將無數的浪濤盡情的洗刷在他赤裸裸的靈魂之上,然後不留下什麼,不帶走什麼,滔滔遠去,片刻不停。

方軍沉浸在其中,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那個沉浮在其中的人的喜怒哀樂,那個故事的主角就是過去的他,也是現在的他,他似乎是獨立的,卻又似乎同為一個整體,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分情緒的變動都分毫不差的反映在他的靈魂深處,他似乎可以隨時抓住,也可以就此留在其間,讓這無數的記憶成為自己的所有,那是鑲嵌在靈魂中不能抹去的片斷,隻是他隻能去選擇放棄。

真空心劫,並非全是幻境,那是修行者將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進行徹底決裂的時刻,一個人內心深處最為珍惜的,不是任何物質的財富,而是永遠也難以重現的記憶,世界上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忘卻了可以不想,但當它們活生生的清晰閃現出來時,你能說放手就放手嗎?

仿佛是重新活過了一回,那曾經期待的,刻骨銘心的,又或者永遠不希望再現的情景,一段段毫不留情的展現在眼前,沒有拒絕的權利,沒有改變的可能,你可以永遠的留住它們,代價就是永遠不要醒來,不能放棄。放棄了,身心靈魂經過了無數次的洗禮,你就獲得了新生,隻不過從此以後,那些記憶永遠不再屬於你,你甚至無法對那一刻作出哪怕絲毫的傷感,就像在看一部於自己毫無關係的電影,故事發生悲喜交集,但主角卻永遠不再是你了。

方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總有人說,修行者要離情棄欲,那並不是說從此就將七情六欲拋棄了,人變得像木頭一般無有知覺,而是從此以後,人世間的悲喜情感已經變成了滾滾長河中的浪花朵朵,肉體或許會作出什麼反映,但靈魂心神卻永不蒙昧,那種時時刻刻都在清醒麵對一切的感覺,不知道是好是壞,但是從此之後,他縱然亦歌亦狂,也再也尋不回曾經的情感,就像一個沉醉酒鄉數十年的人,忽然發現自己再也喝不醉了,再也品味不到那種神魂顛倒痛快淋漓的奇妙感覺了,喝下去的是酒,隻是酒而已,不會帶來比水更好的結果,你會怎麼樣?

修行,終究不是傳說中的那麼令人快樂,世界是公平的,你得道一些東西,就必須放棄或者失去同樣多的東西,道,永遠是平衡的。

當從深沉的入定中醒來時,方軍沒有絲毫喜悅的感覺,隻是深深的歎息。從此以後,他雖然還是可以七情六欲的並發,但是那都不是自己內心自然產生的情緒了,因為他多了一種能力――選擇。他可以選擇生氣或者不生氣,也可以選擇快樂或者不快樂,縱然是暴怒的足以驚天動地,他的心神卻仍然會是平湖一般的波瀾不驚。這種似乎矛盾的狀態,正是他內心真實的寫照。

原來一切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啊。心劫非常的凶險,因為那無數的畫麵中時時刻刻產生著刺激內心的情緒,當他抓住一絲情緒的時候,就同時放棄了原先的一切堅持,從那以後他隻屬於無數的回憶,卻再也回不到道途上來,塵世間,並不是誰都可以安然的麵對自己過往的種種卻無動於衷,方軍也不能,所以他隻好苦苦掙紮。如今終於一切都結束了,他卻有一種失大於得的感覺。很無奈。

站起身來,重新映入視野的這個世界再次改換了顏麵,一山一水一花一樹,一粒塵埃,仿佛都變幻了麵目,那絲絲縷縷的真實清晰的印刻過來,深入腦海之中,但本能的反映卻再無片刻的猶疑,知道並且篤定,不需要去主動的判斷。

自己變了,從此之後從裏到外改換了天地,眼中心中的世界也變了,從此再不癡迷執著。第一次,方軍明白了什麼叫從心所欲,無所羈絆,心安處即是家鄉,原來所謂的“心能轉物”居然是這樣的。

靈脈大陣之中,此時已經氣霧繚繞,泰山之陰與大地之下積攢了無數年的天地元氣被激發出來以後,立刻就表現出令人咂舌的龐大力量,隻是匆匆一段時間,這裏的靈氣濃度近乎實質一般,不遠處那幾片藥圃之內,特別是原本生長在地球各處的靈藥仙草,此時居然像吹氣球似的長大了數倍,原本在各種玉器內封存造成的奄奄一息的慘狀不複存在,片片葉麵花瓣都四射著靈光,惹人喜愛。

方軍細細思量,原來他竟然入定了兩個月之久,真空心劫的那漫長歲月在現實中也不過是呼呼數日而已,卻已經天翻地覆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