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泰山道會3(1 / 3)

進屋一看裏麵的擺設,方軍忍不住笑起來:“想不到你們家收拾的夠舒適的啊,這麼寬敞的空間還整理的這麼井井有條,布置的恰到好處,手筆見識都是上乘,頗得道之三味,令人眼界一開啊!”

不管什麼樣的環境,最美的卻是自然的,要想在全是人造物品的環境中擺放出合於天然妙趣的效果,必得有相當高的學養造詣,在場的人中,方軍覺得也就是文老爺子和冰蕪大師有這種水準,楊樂天兩口子,搞破壞還差不多。

冰蕪大師微微一笑道:“方道友謬讚了,區區一點見識,難入方家法眼。聽說方道友如今於陣法一道頗有造詣,還請不吝賜教。”

方軍嗬嗬一笑道:“大師太客氣了,我這實在算不上什麼造詣,隻是見得多了,照貓畫虎而已,要想讓我對於陣法原理之類的深奧理論進行講解,那是趕鴨子上架了,慚愧得很。”

冰蕪大師一笑不言。文心語卻在那眼淚汪汪的說:“大哥,你回來就好了,你的兩個侄子都失蹤了,我們找了三年一點消息都沒有,你神通廣大,一定要幫忙找找他們啊!”

母子連心,任憑文心語修為多麼的高,牽扯到自己的心頭肉上麵,那就跟平常的父母沒什麼兩樣了。方軍隻能點點頭,連“盡力而為”的話都說不出來。自己估計以後都難以有後代,這兩個沒見過麵的孩子怕是要當親生兒子還對待了。誰說修道的就要絕情棄欲?扯淡!

方軍轉頭看看文老爺子,微笑著道:“據小弟所知,老爺子在梅花數術和邵雍之學上造詣頗為精到,小弟空有一身蠻力,對於天人感應之術知之甚少,還請老爺子開示一二?”

所謂梅花數術和邵雍,其實就是常說的算命、算卦,往深層說就是對於《易經》易理的精妙認識和應用。自古以來這種高人就不少,東方朔,袁天罡,邵康節,每一位都是個中高手,現在人們常說的算命的那一套功夫,更多的還是邵子的傳承,他這套推理方法不但簡單,而且在那個佛儒道混雜交流的宋朝,旁征博引之後往往更容易理解,也正因為如此,他這人死的才那麼早,泄露天機太多。

大凡給人算卦算得準的,一般都不敢說的太明白,的確怕折陽壽,相信的自然沒什麼話好說,不信的也有辦法解釋,要知道原本發生事端以後,除了無心的多半有仇怨,你給人家算準了,固然解了苦主的難處,卻破壞了另外一方的陰謀,觸犯了人家的利益,自然就惹人忌恨,時間長了自然也就不用多說,麻煩纏身,大事不妙。所以越是明白人,越不敢輕易出手,大街上那些十有八九是騙子,你還不能揭穿他,因為行規就是不能說明白。

文老爺子學通古今,早在二十多年前方軍就領教過了,這次牽扯到楊辰和楊宇軒的下落生死,不動問是不行的,隻不過楊樂天兩口子自己是修道者,認為老爺子沒什麼功夫修為,自然也想不到要用算卦的方法判斷,畢竟比較荒唐。他們卻不知道,真正的高人,修為達到一定程度都會有天人感應的,這在闇昗上人的玉瞳簡中都說過,要不傳說中那些高人神仙動不動就“掐指一算”如何如何,未必是假的。

文老爺子嗬嗬笑道:“小友見外了,原本此事我老頭子也要動問的,隻不過沒有把握而已,現在小友肯襄助一下,想必結果要好上很多。隻不過不知小友能否布置一個八卦陣?”

方軍點點頭:“沒問題”。八卦陣法中,“八卦蕩天陣”最強,人世間的一切後天之數,以八卦為最,天地化生的原理便是“陰陽相摩,八卦相蕩”,所以包括諸葛亮在內的牛人們大都精於這一門。

方軍仍然是仿冒陣法布置,“八卦蕩天陣”變成了“八卦窺天陣”,用的卻非其他器物,全是方軍以自己精純的真元力為陣點,然後以陰陽二力為推動,如此一來陣法一旦發動,頗有些將天地化生的景象微型化的意思。地方也沒有刻意去找,就在眼前的紅木桌子上,小小一平米多點的平麵。

文老爺子也不多說,待到方軍陣法布成以後,閉上雙眼凝神靜氣的默默良久,然後睜開眼睛順手從兜裏摸出三枚銅錢來。估計這銅錢隨著老爺子時日不短了,整個摩挲的光燦燦亮閃閃,一點銅綠都沒有。

算卦不需要講究太多的表麵工作,要的是似乎無心的那麼一絲時機,然後據此推理論證,最終與易理相互參照,得出結論。

文老爺子將三枚銅錢隨意的往易經發動的陣法中一丟,三枚銅錢“叮叮當當”一陣亂跳亂滾,最後平靜下來,這就算是一課,然後是楊樂天來擲一次,因為這連個孩子唯一的跟他有血緣關係,這也算是講究吧。

最後一擲卻是由方軍來,因為他是能量的提供者和主持者,文老爺子主要負責最後的拆解和發動,最終窺探天機能否成功還要看方軍這主持者的能力怎麼樣,這麼做也是為了防止出現意外的時候,將因果落在文老爺子身上。天人感應的事情,玄妙無比,越是修行的人越注意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