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境界提升(1 / 2)

方軍猛得醒了過來。

這貌似離奇詭異的宇宙旅程,居然是自己存身的這顆金屬小行星從誕生之初一直到現在所發生的長達以億年計算的漫長經曆。這其中,方軍固然得到了說不盡的好處和體悟,對於宇宙空間各種力量的認識感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時心頭也堆滿了諸多不可理解難以言表的疑問,那種種令人熱血沸騰心驚肉跳的現象場麵讓他感到強烈的震撼。那種對於宇宙天地和生命未來所產生的敬畏與向往,那種對輕易可以撕碎星辰破壞虛空的強大力量的無限向往,化作一個難以言表的念頭充斥在他的內心之中,再也不可自拔。

初次到太空的宇航員曾經都有那樣的感慨,說在太空中觀察地球的時候,整個人的胸懷仿佛寬廣了許多,那些原先讓自己困擾的事情立刻變得微不足道,看人生看世界的眼光都別有不同。也有人說,一個人的胸懷有多大,他的成就就可能有多大。而方軍在那片刻之間觀遍整個宇宙的奇妙感覺裏,充分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恢弘氣象。不管那種感覺是不是真的就是那樣,至少在現在方軍的眼中和心中,世界再也不是原來的那副模樣了。

他把所有的奇思妙想盡數埋藏在心底,然後沿著曾經走過的心裏路程細細的品位思索,從中找出那些讓自己感觸的片斷,加以反複的辨析。觀想宇宙化生,萬物滋長的妙要,翻過頭來對照自己道法修煉中對人生世界的感悟認知,方軍從中得出了關於修行真意的看法:所謂修行,修的有三方麵。即心性、元神、力量。

心性的修養,其實在人世間各個層麵都能看到,不管是那個流派的學者,隻要是強調個人心性、道德、涵養、品位的都是一樣。比如儒家的學說中,以孔子最高的境界“隨心所欲不逾矩”;僅次於他的顏回達到“心齋、櫻寧”的境界,以及後來王陽明的“心學”,所表達的作為人在世間最高的修養成就,就是洞察世事本來麵目,能夠做到心境平和安寧,通達明慧,圓融無礙。

而道家與佛家的說法更為明了徹底,即“不昧因果”。人行於世間,能夠不為因果所累,自由自在,不累於形,不滯於物。老子崇尚水之至柔,不與人爭,不處人之上,善淵善讓,無爭則無害。莊子則幹脆說“無用”,我能做到完全的對任何人都沒有用處,也就沒有任何人對我產生興趣,也就沒有任何的糾葛,也就沒有交集,沒有因果發生。

佛家教人時時注意因果,有報必有還,有得一定有失,身受必須要付出,不把自己陷入到人世紛爭裏麵,遠離因果煩惱。

而心性修為真正的最高境界,就是明晰通透因果發生和變化的規律。所謂仙人的境界,不過是能夠預先的明了可能發生的因果,自身在其中可能發生得事情等等,不被因果與變化所糾纏影響,超然於物外。再次一等的象世間明白先天八卦者,善於推算,也勉強能夠平安的度過人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盡管地球上那麼多的高人最終修為力量並沒有達到破碎虛空飛升的要求,他們的心性修為已經達到極高的境界。相反的如果心性的修為沒有明了因果,即使有通天徹地的能力,最終也會糾葛在其中殞身喪命。從這裏來說,所謂修道者能夠長生不死、長生久視都是相對的,心性修為合格了的人才敢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