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靈寂 關鍵時刻啊!準備金丹的說。不知道蕭潛大神為什麼沒有用“金丹”這個詞,許多別的人用了,因為道書上都是這麼講,湊合著吧。然後開始祭煉這點東西,這時候他的性質已經變了,當然中間的手段最為花哨繁多,什麼抽添、沐浴、吸、舔、嘬、閉,進陽火,退陰符,總之前前後後手段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中間會完全打通奇經八脈,最理想的是打開“中脈”,位置很玄妙,是貫通三田的一條通道,貫通了才叫成功,否則白費,所謂“黃中漸通理,潤澤達肌膚”說的就是這個,基本上返老還童之類的就從這個時候開始的。經過不斷的溫養祭煉,這點東西已經成長為一團純淨的能量,但是他的屬性還是陰,還是後天。很多人不明白,說明明男子“陽剛之氣”,哪裏來的“陰”?道經認為,男人是“陰中一點真陽”,女人是“陽中一點真陰”,這陰陽指的就是真陰真陽。稀罕物啊,修真的就那麼一點,還是“虛空一點”,自己去找絕對求不來的,所以修道者隻能玩命的作準備工作,等著那一天這點“真陽”落下來。時機很多,那叫“活子時”,前文說了,人本身的子時“一陽來複”采元精為藥,那麼這“活子時”之所以多一個“活”,是因為他是天地的“一陽來複”,道家說,地球也是活的啊!這個“活子時”就是采那一點“真陽”的時機,準備好了,感悟到了,抓住,摻合進自己中丹田那一團能量中去,嘩!天翻地覆!一身的“陰”全部被點化成“陽”,是為純陽之體,這時候,才真正是金丹大成,這才踏上修道的正路。脫胎換骨,返老還童,青春永駐,延長壽命,百病不生,都從這時候開始。“煉氣化神”到此一個段落。小說家言,是吸收無數的靈氣轉換成真元力,再將真元拚命壓縮成一個蛋蛋,號稱金光閃閃的,拳頭大小,這叫金丹,嗬嗬,當然核心想法是一樣的,到了金丹境界,才能開始修煉真正的道法啊!
第六 元嬰 這可是關鍵的境界啊!分歧也就來了。小說是從剛才那個蛋蛋中孵出小雞―――啊不是,一個嬰兒來,貌似是吸收多了靈氣逼出來的,搞個巨簡單無比。但是正統道法就麻煩大了。經過許多年的修煉,終於明心見性了,於深層次的入定之中,虛空生出一點意識來――――我說的通俗啊,肯定不確切,實際比這個高級的多,您就將就著看吧。這點意識是獨立於本體意識以外的,具有獨立的人格,不是一個念頭那麼簡單,這就是“精氣神”中的“神”的具體化,可以理解為生命之光,或者叫智慧之光,人性之光等等。反正就是這麼一點東西,這可是煉成元神的基礎啊!所以修道者小心嗬護,捧著怕摔了,含著怕化了,整個跟剛出生的嬰兒一般,所以又叫“聖胎”,因為這點東西一碰就壞弱不禁風,形象的稱之為“嬰兒”,估計“元嬰”這個說法就是這麼來得吧?元神嬰兒嘛。修道者們就這麼時時關照嗬護著,等他自己慢慢長大,這個過程是痛苦而漫長的,一點放鬆就會前功盡棄。這時候,才會產生真正的“神識”,以前那叫“識神”,完全兩個概念,以前可以探測,現在則可以象身臨其境一樣四處亂瞅,城牆都擋不住啊!偷窺的好手段,嘿嘿!小說上的修真者似乎沒有這個概念,上來就神識神識的,天生的麼?元神還沒出來呢!小說修真門直接在這點元神上麵用巨量的靈氣塑造一個身體,跟自己一個模樣的小嬰兒,具有無比巨大的能力,還可以給他煉製“心甲”進行保護,因為出身方式不一樣,所以道家們隻能慘兮兮的自己溫養了。
第七 出竅 哇!元神出竅!不過這似乎是俺們道家的專利啊!小說修真們搞了“元嬰”之後,將元神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幹,偏偏還能出竅四處閑逛,怪哉!包括蕭潛大神似乎也沒有搞明白“陽神”“陰神”的區別,其實有很大的區別,“陰神”凡人也會出的,不過那叫“能見人”,隻能看,別人看不見你,出來時間長了不死也得半條命。“陽神”則是元神修煉到一定的程度,度過“心劫”之後功德圓滿,形成的完整個體,可以自由脫離本體存在,號稱永世不滅的,煉成“陽神”的道家都要叫地仙了。“陽神”叫做“人能見”,凡人都能看得見,據說一團金光啊!還能化成自己身體的樣子該幹嘛幹嘛呢!張三豐老爺子不就經常這麼幹麼?貌似鐵拐李也這麼幹了,結果出去玩的過頭忘了時間,結果看守身體的書童以為他死了,把他的身體給燒成了灰,鐵拐李沒奈何四處找“爐鼎”――肉身,找活人搶身體他不敢,怕將來被雷劈,而且功夫煉的不到家,在外麵時間長了要散功,著急了沒辦法,找了個剛死的老瘸子安身重生了,可憐一代風流倜儻的李大仙成了醜陋的瘸子!造孽啊!“科學”們立刻跳出來――人都死了還能活?造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