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策略,螭龍複出水來,將身至於太康城。其時,是地尚稱陽夏,北齊於此一方設立淮陽郡,舊屬陳州(州城駐宛城)。淮陽郡郡守名叫李文山,乃北齊南陽王高綽的表弟。之姑母便是綽之生母,武成帝的後宮李夫人。是夜晚上,李文山正在府內與一班歌妓追歡取樂,突然打門外懸空遊進一條螭龍。駭殺一眾,膽裂魂飛。螭龍言語李文山:“我乃渦水大神是也。今命令於你,立即全城搜捕。隻要是帶發的僧人,一概格殺勿論。將屍體吊懸渦水岸邊。不得遲延。但做將不到,本神怒將起來,水淹此城,致無生活者。”交代完畢,去了。李文山好半天才醒過神來,怎敢怠慢,馬上照螭龍的吩咐去做。也不明白這渦水大神怎麼會同行者結下梁子,又為何偏要指示地方官府來為之效力。但自知惹他不起,真發起一場大水,可不是鬧著玩的事情。
太康城中一時之間紛亂嘈雜,雞飛狗跳,官府到處搜捕行者。隻要逢著,將刀、槍向心窩搠,即時殺死,拖著屍體便去,也夠血腥的。想當然,投宿於一處價錢便宜的客店裏頭的太子師徒七人遭遇到了同樣的事情。差兵破門而入,不容分說,便下死手。激怒了那幾個做徒弟的強梁,要奮武行,但被太子製止。太子施弄定身術,定住了一班差兵,僅餘一個擒而來問口供。但這差兵也講不明白自己所執行的這道命令的初始原因,隻知上支下派。太子將他也定住,教幾個徒弟這裏等候,萬不可傷害差兵們。自己將身至於郡守衙門,把那李大人掏出。這官兒,受到了大大的驚嚇,此一宿也睡不下。太子質問於他,濫殺行者的命令是否為之所下,又什麼因由。李文山招認,命令的確是自己下的,卻是身不由己。便將之前螭龍突然造訪郡守衙門的事情一說。太子一聽,卻還有此般隱情。這可惡的螭龍,自己報不了仇,而教凡人代以為之。但轉念又一想,事情並非這麼簡單。他已經領教過自己師徒的厲害,其本人挺大的神通都辦不成事,交給一班凡俗那可想而知結果。難道他這般糊塗?“哦,這是教唆常人與我師徒起得衝突。但我師徒惱忿之下而開殺戒,行以戕戮,這罪孽可就造下了。神佛有知,必降懲罰。也教我無顏拜上盱眙山,拜見大聖國師王菩薩。這螭龍特以陰毒,”太子斷猜八九。同時又恨這一位李大人,擔心自己將受遭禍殃,便就不去憐惜行者們的性命,而下令濫殺,傷死無辜。按理應當宰掉他,方才平忿,也告慰受株連而罹難的其他佛門信徒。然而太子隻是將李文山嚴訓一通,教他收回命令,穩妥處置後事,作罷。
太子決定好好教訓那螭龍一番,又管你是否是渦水大神。天明,師徒來在河岸邊,太子念動咒語。他心說:“螭龍,你還沒有完全曉得本師的手段,今教爾再嚐一宗厲害。”而在渦水神府之內,螭龍果然遭了罪,渾身燥熱,猶如火燒。聖巳大王與金眼娘娘見之顏變狀更,吃了一驚,趕忙來問怎麼了。螭龍道:“不妙,有人在拘我,可能是那班行者。”聖巳大王大怒,道:“咱們去與他拚命。”螭龍道:“不可魯莽,還是按照那一方策行事,你們速行準備。我去見那班行者。”說完,出水去了。
螭龍見到了太子,彬彬有禮。麵對質問,這廝非但不為罪過懺悔,而且還抱冤屈,道自己這麼做也是被逼無奈。太子道:“哦,說說看。如果不能教人信服,那麼便休怪本師無情。莫說爾是渦水正神,便是你那上峰——淮水龍王,也必教吃教訓。”螭龍道:“高僧,您聽小神慢慢道來。就在昨日,小神退還水府之後,來了兩名不速之客。他們乃是杜郎山的聖巳大王與金眼娘娘夫婦。他倆稱,自己的兒子盈豐兒為您幾位所殺。”聽到這裏,太子打住了他:“等等,盈豐兒?未聞此名字。之父母為什麼認定乃是我師徒殺死了他,而不是旁者?根據何來?”螭龍道:“聖巳大王乃一蛇妖,金眼娘娘為一雉精,所生下的兒子是蟂,號鎮水太子。在黃河水金城郡之段,遭遇到你們且為重創。方轉回杜郎山,便一命嗚呼。為此,這兩口子悲上加悲,憤上添憤。掃聽著你們的消息,循蹤跡而一路追索下來,直至此間。他倆不僅想要取納高僧並您一班徒弟的性命,而且還欲將聲名搞得臭臭並狼藉,所以教小神至於郡守衙門,令那李太守做下那事。實屬不該,萬死,萬死。”太子道:“怎麼聽來有些不通,教人難以明白?你作為一方的水神,之聽命於上峰,且為什麼會從於一個妖界魔王而又給他辦事呢?”螭龍忙道:“高僧,您有所不知。在好多年前,惠濟河突然冒出了一蟹一龜兩個邪怪,分別號銅甲大王、鐵背大王,興風作浪,張行凶狂。惠濟河屬於小神的管轄範圍,於是將兵行剿。一場戰事下來,擒殺了那銅甲大王。而鐵背大王則遠遁他方。後經多方打聽,最後知曉得他投靠了聖巳大王,並授命鎮守杜郎山後之百丈淵。小神當然不能任由之逍遙法外,於是親自而趨百丈淵捉之。倒還順利,馬到功成,逮住了他。打算返程呢,聖巳大王聞訊而至,不教小神去。因為小神未經允許而擅犯山界,致之生怒。我們倆登即起了衝突,並且最終演變成了一場廝殺。說來真叫羞慚,枉為神職,小神輸給了這妖魔,而且淪為了他的階下囚。聖巳大王想要將小神活蒸而食,但是被他的婆娘金眼娘娘給勸阻住了。提醒道,擅殺天帝所欽命禦差的神君,至禍無窮。杜郎山便將承滅頂之災。聖巳大王認為是,再沒行為難,便將小神輕而釋縱。所以呢,小神欠他夫婦一份放生人情。來找小神使教事做,怎便拒絕?也是因為小神人熟地熟,辦事便宜。”太子道:“是實情嗎?”螭龍道:“不敢欺罔。”太子道:“且信心你這一回。再來問你,你所說的聖巳大王與金眼娘娘現在何處?”螭龍道:“道士不在小神的府邸,而是在渙水之畔的一所烏雞寺落腳。您若欲會他們,小神願行帶路。”太子道:“好。”而在心裏卻說:“這廝一臉的奸詐,眼神含賊,又不知在耍什麼花樣呢。跟我弄鬼掉猴,我則以不變而應萬變。”於是,教螭龍頭前引路,自己並徒弟們隨之遘奔烏雞寺。不知人家早已於那裏布下了天羅地網,隻待你投來。之凶險勝較那瓢蟲觀十倍往上。正是:
惡類歪心術,要將好人禍;未知什終局,正者壓之否?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