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他的懷中有著一封幾日前,就送來的書信,那是楚希兒的信,信中表述了了對母國的思念,表達的想要祭拜父王的意願,信中更是表示,自己一屆女流,不想報什麼仇恨,隻想能守在父王的陵墓前,盡一盡為人子女的孝道,她言辭懇切的請求馬尚和為他周全。
馬尚和猶豫了數日,他想到了很多,雖然楚希兒說她決計不是為了複仇而回,但是馬尚和也算是一個老江湖,他怎麼能不知道楚希兒的目的。
當年先王被逼宮,他正在外地執行公務,等他趕回京都的時候已經是大局已定,他有心就跟隨先王而去,但是卻得知可能先王還有遺脈在世,這才苟且偷生至此,如今的楚安王雖然依舊被卞氏打壓。
但是他馬尚和能感受到,楚安王為帝君卻是比楚先王要強上很多,起碼這兩年的楚國百姓輕徭薄賦,日漸富足,所以他猶豫了,他知道楚希兒一旦回國必然引發京都的風雲血雨。
最後他終究決定要幫助楚希兒回國,至於日後的事,那就日後再說,他作為楚先王的舊臣,實在是不忍心看著先王的遺孤在外漂泊。
這才有了今日在朝堂上以一己之力,對抗滿朝文武的情況。
“陛下!”馬尚和一聲高喝,壓住了眾人的聲音,跪倒在地,用額頭狠狠的磕在地上悲愴道:“陛下,先王雖然受到天譴之責,那是他不顧宗族之情,大力逆天而推行變革所至,幸得大王承繼天命,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這才讓我大楚免遭於難,陛下仁恕,先王一脈凋敝……”
馬尚和不禁是額頭帶血,連嘴角也全部都是鮮血,雖然他俯首子安楚安王麵前稱臣,但是他卻從來沒有承認過,楚安王等人編造的“天譴之說”所以也就等於他從來沒有承認過楚安王的合法地位。
而馬尚和既是楚安王用來對付卞氏的棋子,也是用來穩定那一批楚先王家臣的棋子,輕易不會動他,也不敢動,馬尚和的勢力雖然表麵上不顯,但是在隱藏中,在沉默中卻讓人不得不顧及幾分。
今日馬尚和的一番話,無疑是承認了楚安王王位的合法性,更是代表著一種態度,那就是先王老臣這一批人開始足漸鬆動,甚至臣服。
這是楚安王的意外之喜,正要說上一些鼓勵的話語,卻見到馬尚和猛地抬起頭,接著說道:“陛下,希兒公主無論如何,那也是先王的遺孤,陛下的子侄,如今先王一脈全數斷絕,那麼,大王作為她的叔伯輩,便如生父一般,此乃宗親血脈,人倫大禮,先王因殘害宗族血脈之故而遭受天譴,如今過去尚不久遠,鮮血淋漓,曆曆在目,陛下當以之位訓誡,不可因宗族血脈之顧,再行觸怒上蒼之事啊!”
聽到這,楚安王臉色笑道一半的表情僵住了,他雖然有心將楚希兒安排回國,用來製衡卞氏,對於馬尚和的臣服還沒等他高興,卻發現,這家夥居然是用這件事來將自己的軍,一時間心中不快起來,任何一個帝王也不願別人總脅迫自己,任何形式的脅迫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