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學宮之事(2 / 2)

石相俊聽到第二件事不禁喜上眉梢,數年前,石相俊還不是內閣大學士之時,他就已經向周武王提出要由國家層麵出麵,開版學院,與南楚的諸賢館一般,廣招天下學士、人才,來北周一展拳腳。

當時不僅有褚臣反對,就連周武王也不同意,覺得那是在浪費國家財稅,石相俊隻好作罷,沒想到數年後,周武王居然自己親自提起此事,這讓石相俊喜出望外。

“陛下聖明!”石相俊,喜不自勝,轉念一想有不禁麵色為難竟將為楚希兒舉辦大點的額事隻字不提:“陛下,此事當年反對者眾多,如今這些年過去了,當年那些人如今也是身居高位,想要推行此事,怕是有力有不逮之處吧。”

周武王笑道:“石卿,當年提出此事,寡人就銘記於心,至於臣工的反對,那是必然的,但是如今時勢不同往昔,今日之天下,寡人料定不久將亂,此事設立學院與南楚的諸賢館,遙相呼應,定能是天下大才學之人歸來,而我大周之學院要與南楚諸賢館不同,南楚諸賢館大抵是南楚王室為了彰顯自己的胸懷和求賢之心而設立,並非是為了真正的招納賢士,我北周的學院定要做到以招納賢士之責任,為未來不久的大亂儲備人才,至於諸多臣工的反對,倒也不難,先將那些為禍京都的五霸七少四公子直流,統統先收入學院,加以禮遇,先讓這些人的子弟收益,寡人會下令擇優立刻加官進爵,不必在庇蔭祖上之功,他們定然不會有過多的反對!”

石相俊驚詫的看著周武王沒有想到,當年還極力反對的周武王一旦決心要采取手段居然不惜下如此重利,來“買通”這些王公貴族。

如今京都滿是王族,大臣家的子弟,但是真正身上有官職的不過三人,這自身具有官職和庇蔭官職可大大的不一樣,就像周永華等人,即便沒有任何官職在身,也注定了將來會進入北周的權利中心。

但是這權利中心的權利大小,就全憑周王的寵幸幾何了,而憑借著自己的本事獲取官職,身上有著功績的則不同,北周祖上曾是小國,為了使得國家強大,周氏祖先曾約誓於天下,北周絕不殺一個功臣。

所有後世之軍對於功高震主的功臣一般都是想辦法霸權,極少有賜死的,但是也有暗中做此手段的那就是一些例外了。

可以說官職和功績,就是一道免死金牌,有著這些功績,日後即便是不能在政治上大有作為,最後做一個富家翁還是足夠的。

偏偏當今周武王對於功績看的又十分之重,那些紈絝子弟想要入朝為官,卻是不太容易,所以,這些大臣和王公們才頗為頭痛,而自己的兒子們有恰恰沒有什麼大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