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安王之心(1 / 2)

楚安王環視一圈之後,目光最終停留在大廷尉馬尚和身上,這五位大臣中,隻有這個馬尚和還是先王舊臣,其他的都是楚安王當年幫助楚安王政變之人。

至於其他的先王舊臣,幾乎都被楚安王剪除了,包括極力支持楚先王變法的張家和丁家,張、丁兩家均是楚國富可敵國的大商人,商人是很難在朝堂上立足的,所以當年楚先王意圖變法,張、丁兩家便成為了最大的支持者。

這其中張家的少主——張輔誠,也是在那段時間中揚名天下的,他的舉措和手段,讓天下諸國的智囊們都為之震驚,不過遺憾的是,年輕的他並不是變革的主導,加上楚先王變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圖強,更多的是為了鞏固王權,而張、丁兩家呢?支持變法也不是為了楚國圖強,而是為了各自家族在楚國政治上的話語權,從而能夠得到更多的利益,商人重利,這這才變法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雄才偉略的張輔誠,有心無力,所以這一場各懷心思的變法這才中途流產,惹下了禍患,不過這張輔誠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在這場失敗的血腥中,張家雖然失去了一切的政治權柄,但是卻保留了自家的生機,在商業上更是一舉超越了同為兩大商賈的丁家,從此獨霸楚國商業。

而丁家在這場血腥中若不是張家幫襯,估計早就死絕了!

楚安王之所以將這個馬尚和留下來,是因為,此人剛正果敢,號稱鐵麵無私大良造的孫子卞政卿是個十足的花花公子,依仗著卞氏的權利,在鳳臨城那是橫行無度,什麼強搶民女那都是小事了。

最終被這位大廷尉下獄,若不是最後卞孝良搬出了卞氏家族的免死鐵券,這個卞政卿怕是早就死在這位鐵麵廷尉的刀下了。

而他的行為更是惹惱了卞氏一脈,雖然卞氏一脈想要整治他久矣,但是此人嚴於律己,居然讓手眼通天的卞氏找不到一點汙垢之處,有心設一道莫須有,偏偏楚安王有極為倚重此人。

卞氏張揚,但是卻不願意和楚安王撕破臉皮,也就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而馬尚和就成了楚安王平衡卞氏權柄一個重要的棋子。

“馬愛卿,對於此事,你有何見解?”楚安王問道。

馬尚和國字臉上,麵無表情一抱拳道:“陛下!臣以為,先王血脈,不應流落在外,陛下理應遣人前往迎回!”

“哼!馬大人,如今這北周以國禮迎接我南楚的公主,其用心路人皆知,無非是想在我楚國攫取好處,況且此女是不是先王血脈尚不能定論,如何就能去迎接?馬大人,老夫看你是心懷不軌吧!先王無道,當今陛下奉天命而代之,難道你還想讓這個丫頭回來繼承王位不成?”卞何陽冷哼一聲。

“哼!大良造自己是個小人,就不要把所有人都當做小人,馬某之心隻為我楚國江山,說句大不敬的話,陛下這王位,實在是受到世人詬病久矣,如今先王遺血出現,陛下對此置之不理,難免更加叫世人詬病!”馬尚和冷冷的說道。

“大膽!陛下奉天承運,如何就讓世人詬病了,好你個馬尚和,老夫看是你自己心中多有不滿吧!”卞何陽怪叫一聲吼道。

楚安王聽罷此話也是臉色難看,這個馬尚和已經不是一次如此直白的直戳他心中的額隱痛了“好了!丞相,你看此時寡人應該如何是好?”

卞孝良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見楚安王問道自己,這才緩緩的開口:“陛下,大良造和廷尉大人說的都有道理,雖然陛下奉天命而代先王,但是此事有些愚民卻是不能理解的,若是再對先王遺血置之不理,怕是人心會有所損失,若是陛下以公主之禮迎回公主卻能讓世人知道陛下的胸襟和正統,但是北周人的心思,我們也是看得真真的,若是此時陛下貿然派遣使者去迎會公主卻定會落入北周的圈套中去,北周必然要獅子大開口的,這是北周的陽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