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北周一時間君臣和諧,一派風平浪靜。
康忠良在赤雲大勝之後,原本想要一舉攻下雲夢城,在楚國疆域內插上一枚釘子,但是想到楚國經此大敗,若是自己再攻下雲夢城,必然遭受到楚國瘋狂的報複,於是再三權衡之後,他選擇了撤軍,甚至將十萬俘虜中的三萬送還給楚國,楚安王繼位後第一場大戰便敗的如此慘痛,南楚人本就富足,不喜戰事,楚安王不敢再輕言兵戈,於是默契的接受了康忠良的暗示,兩國罷兵。
而西蜀經此大戰,在諸國中的威勢一舉超越了楚國,隱隱成為四大國之首,無人敢纓其鋒芒。
雖然大戰得勝,但是康忠良並沒有一刻輕鬆,麵前的幾封密信讓他整個人隱在黑暗中一言不發。
一封是來自益都的,密信中說,如今蜀昭王已經氣若遊絲,眼看著就不行了,四大王子在益都城中攪動風雲,西蜀群臣更是眼中再也放不下任何事情,全部鬥紅了眼,四大派係已經撕破了臉皮,不僅在朝堂上公然攻擊,在益都更是發生了數起流血事件,幾波人馬的私軍在城中大大出手,若不是最後康新公老爺子出麵,恐怕還不知道要鬧成什麼樣子。
第二封信是蜀昭王的密旨,康忠良大勝的消息傳回益都,整個混亂的益都瞬間安靜了下來,原本混亂的局勢也陷入了一種微妙的靜謐。
聽到西蜀大勝,這一記強心劑,讓蜀昭王在這期間回光返照般的恢複了幾分,這才下詔讓康忠良秘密帶領應天軍,永安軍,以及藤甲軍四軍還朝接替益州軍的城防,不得延誤,同時令康忠良持虎符,秘密將漢中軍全部調集到邊關駐防,接管漢中。
第三封密信則是康新公老爺子派康家大總管親自送來的,信中隻有一句話:“謹慎,謹慎,謹慎,謹慎!”
剩下的四封全部都是四大王子招攬的密信,這其中一個比一個許下的權勢更有人,康忠良隻是看了一眼,便不再看了。
而是反複拿著康新公和蜀昭王的密旨,臉色陰晴不定,按理說這漢中王應該是最有希望承繼王位的,也是蜀昭王最屬意的人選之一,但是此番蜀昭王卻下旨,讓他調開漢中軍卻是顯然對這位漢中王心生芥蒂,要拔掉漢中王劉機的爪牙,雖然自己也已經做出了後手先一步讓段嶽山前往漢中節製,益州軍本是蜀昭王的親軍,蜀昭王居然益州軍也要調開,難道連自己的親軍也要調開,難道對自己的親軍也不信任了嗎?
關鍵是調集藤甲軍回城,要知道這藤甲軍本是大良造劉鬥的嫡係部隊,劉鬥支持的又是漢中王劉機,但是這蜀昭王又是何意呢?他心中的人選到底是誰?康忠良第一次覺得自己看不透這位君王了。
而康新公老爺子,早已經明裏暗裏幫了自己無數次,自己這我祖父根本不需要自己多說什麼,就能明白自己的心思,一直一來都是可著勁的由著自己謀劃,但是此次送來的這封密信,顯然益都城中的情況,比自己得到的情報還要負責,這才讓老謀深算的康新公都感到十分棘手……
他揉了揉額頭,蜀昭王雄才偉略,他不死,康忠良絕不敢露出絲毫的反意,他更不知道這位稱雄一生的君王到底留下了多少後手。
直到此時康忠良才覺得自己在這位帝王麵前還是嫩了點,若不是蜀昭王年邁,再年輕幾歲,怕是,自己那些手段也早已經露出了馬腳。
但是現在唯一有一點可以確信的是,蜀昭王對自己已經完全的信任了,加上如今諸多王子和群臣宗親互相攻訐大戰,沒有人去關心他的病情,似乎人人都盼著他這個老東西早點去死,而康忠良卻時常呈報戰報,更是每每都要詢問其身體,言辭間的焦慮和忠誠,讓這位風燭殘年的老王,心中感動不已,說到底,君王也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