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後秦,雖然對西蜀沒有什麼好感,西蜀北域的大片領土那都是原來後秦的疆域。
但是奈何後秦偏安,更兼蜀趙聯合,實在是不敢輕舉妄動。
齊、陳、薑,三國君主素無大誌,更不會主動招惹這些大國。
事實上楚國也沒有指望有誰主動和自己聯合,隻不過遺傳自上古的規矩,總講究個出師有名。
上古史上有一段時期號稱“春秋戰國”的鼎盛時代,這樣一個大時代便與那時候有幾分相像。
隻不過如今各國已經發展千年,各國國力均不是千年前可比的,那時候諸國出兵,萬人已然可以橫行天下,但是現在諸國誰家沒有個百萬之兵。
所以諸國都在蠢蠢欲動,隻不過似乎默契的,現在都相對克製罷了!
卞孝仁圍困鎖陽是假,試探西蜀兵力恐怕才是真的,蕭桓似乎聞到了上古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那種味道了!
據西蜀來到的商客說,那康忠義,和康忠良進獻了秦王朝的九洲之鼎,並拿下鎖陽之地,蜀昭王大喜。
敕封康忠義為一等侯爵,兼任應天軍統帥,康忠良封大國尉,賜三等侯爵。
西蜀康氏,至此,康新公老爺子為一等公爵,如今又新添兩個侯爵,一門三爵,一時間為西蜀人人稱道。
原本不顯山不露水的康忠良,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不過,在康忠義的光環之下,大多數人都認為,是康氏讓康忠義帶著族弟曆練,獲取功勳罷了,也不是十分在意。
西蜀昭王,更是準備祭天大禮,正式稱王,這個時代,王與王之間區別還是很大的。
比如雖然西蜀國力不比北周,南楚,東吳三國差,但是卻沒有三大國家都有的九州山河王鼎,所以總讓這三國瞧不起,覺得蜀王是自封為王,不得上天庇佑!
至於同樣擁有王鼎的後秦,那是秦王朝的遺後,如今龜縮苦寒,這些年也算勵精圖治,所在疆域卻實屬雞肋,隻有他們自己自封為“文化源根”。
其他小國,即便得到王鼎也不是福氣,他們的君王也自然要比這些大國的君王矮上一頭,東吳的王鼎,可不就是鄰國薑國進獻的。
同時,南楚的局勢也被楚安王,巧妙的轉移矛盾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剪除異己,南楚的改革派新貴族損失慘重,部分大族流落在外。
北周,周武王表現卻相對反常,對於那些南楚的改革派,抱著接納的態度,庇護他們。
這對於一個深受分封製影響,被世家大族主導的北周來說,似乎又是一種新的暗示。
蕭桓也不禁感慨,這當陽鎮的消息流通之快,消息之廣,罕見異常,要是再他國,這些消息是絕對不可能傳播這麼快的。
但是,此處盡是諸國大商巨賈,他們行走四方,總是能給當陽鎮帶來全世界的信息,當陽的居民才是真正的“不行半裏路,盡知天下事!”
預感到危險越來越近,蕭桓有些等不及了,他雖然沒能探聽出來什麼有用的消息,但是他知道安國公——趙華琛將會在三日後返回當陽鎮。
知道這些就足夠了!他決定等趙華琛一會來,他便直接之找他,直接亮明身份,那麼趙華琛勢必有所顧忌。
畢竟,那老爹蕭辰,當年可是為了報父仇縱橫十萬裏,那是滅了金國的悍勇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