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大軍回營。幾路信使分散而去。
休整兩日後,十萬大軍繼續開拔,但是,每當到了夜間,總有一部分人馬,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了個幹淨,不知去向。
但是十萬大軍的旗幟卻是一麵也不少,每晚留下的灶坑更是絲毫不減。
就這樣,十萬大軍漸漸向著代城挺進,一路上諸多探馬為之側目,應天軍動,聲勢浩蕩,卻又表現出一種欲蓋彌彰的樣子。
一時間,漠北之域更是風雲變幻起來。
由高山峻嶺,逐步進入漠北沙域,漸漸熟悉的場景讓蕭桓有了一種久違的思鄉之切。
十幾裏外的代城安靜的像一尊洪荒猛獸,城頭上隻立著少數幾隻旌旗,讓人覺得這座不起眼的邊境小城,近日來居然有了一種肅殺之氣。
康忠義一路上廣施恩義,招納降服的山匪盜賊,買來的奴隸戰俘達數千人之多。
盜匪降者一律編入應天軍,從此享受朝廷供奉,以往罪孽一筆勾銷,奴隸也一體編入,免除奴隸身份,賜自由之身。
各國邊境匪患一直猖獗,很少有那個國家根治過,甚至有的盜匪團夥背後就是國家。有的國家不好出麵的事情,自然由這些盜匪去做,這樣換取的便是國家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民間傳說的“兵匪一家”大抵說的便是這種吧!
康忠義的做法,贏得了沿途州郡百姓的一片讚歎之聲,百姓紛紛傳唱:
“拓北將軍出邊疆,鋤奸懲匪美名揚,欲把福澤報天家,為民肝腦赴沙場!”
……
盜匪們畢竟散漫慣了,加入應天軍之後,引得原有的應天軍十分不滿,有些將軍也稍有微詞,不過好在,康忠義下令,盜匪和奴隸等新晉“應天軍”統一管理,給予他們寬鬆的行軍政策,這讓這些“匪兵”們感恩戴德,頗為自得。
距離代城隻有半日的路程了,天色已晚,康忠義下令紮營,明日進駐代城。
整個營地一片井然有序,應天軍的素質可不光是體現在威名上,這段日子以來,蕭桓日日與這些蜀國精銳生活在一起,心中由衷的感慨,這比之蕭家軍,也不逞多讓。
曆代號稱精銳的虎狼之師,都有其共同的特點,服從,有序,勇猛,忠誠,信仰這些是一個軍隊之所以成功的命脈,做到這幾點,哪怕是一個普通的軍隊也能綻放出不一樣的色彩。
就像那南楚卞孝仁,將普通的南楚西疆駐軍,活生生熬煉成了南楚西疆的堡壘鐵甲,憑借的便是這仁義信仰。
“他娘的!這狗屎軍需,居然就給咱們這麼點酒肉?”
蕭桓正和康忠良感慨各國精銳的雄壯,突然,不遠處的營地中傳來一陣怒罵聲。
“是啊!這狗日的軍需提調官,就欺負我等是新來的,居然敢克扣咱們的酒肉!”
“就是!就是!狗日的,連康將軍都禮遇我等三分,他憑什麼敢如此!我們找他去!”
“對!找他去!”
“走!找他去!”
“……”
呼啦!一群新晉兵匪們氣焰囂張的結伴,向著不遠處分發酒肉的軍需官圍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