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人事代謝(總501節)(2 / 2)

陳佳林和韋富貴聽聞此言,兩人不無驚悚地相互對望了一眼。從白薇薇口中直接得知公司的“帳外帳”,這讓他們不得不承認,金融專業出身的白薇薇在股市上還真是一位投資高手,也難怪畢自強一直以來在融資方麵如此器重她。

“白總,那三億後備資金先不說,暫時不要動就行了。另外,你手中那筆五億七千六百萬的市值要全部變現並盡快撤出股市,公司以後的經營投資方向主要還在實業上。”陳佳林點燃一支煙,若有所思地想了一會兒,開門見山地說道:“我也不怕說,你知道我沒有畢總在公司經營上的雄才韜略和在資本市場上勇於冒險的膽魄。現在既然由我掌管公司大權,恐怕今後我不會讓你在股市上再大展拳腳了。這你應該能夠理解吧?”

“嗯,我明白。”白薇薇洗耳恭聽,點頭表示接受建議。

“我們公司對‘南疆百貨’有百分之二十的股權,這是目前公司比較重要的一塊實業。白總,你盡快把股市上的公司資金全部撤出來,我打算讓你和韋總一起進入‘南疆百貨’的管理機構高層擔任要職。這也是董事會的決定,不知你以為如何?”

“陳總,我什麼意見。”白薇薇思索了片刻,深知陳佳林正在調整中天集團公司的經營方略,況且這樣的安排也算是對她委以了重任。於是,她雙手十指交叉地放在桌上,不亢不卑地答道:“我個人服從公司董事會的決定和安排。”

一個企業在成長初期,或許一個創始人的獨斷專行將成為企業興衰的關鍵,但同時也存在著“人亡政息”的隱患。中天集團公司的整個資產已超過三十個億,它的產業鏈包括資本市場、房地產等許多行業在內,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企業帝國”。多年來,畢自強抓住了那一閃即逝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機遇,是怎樣把這個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做起來,局外人是難以獲知內情的。而如今,畢自強意外死於車禍後,掌舵公司便責無旁貸地落到了陳佳林的身上,這給了他巨大的壓力,讓他有喘不過氣的感覺。他充分地意識到,創始人的個人命運一旦與企業脫鉤,企業發展的出路無非有兩條:一是樹立新的接班人;二是聘用職業經理人。陳佳林雖有著名企業家和社會慈善家的身份,並標掛有“市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的頭銜,但自知本身的文化知識、智慧和能力都極為有限,要支撐起中天集團的這片天空,他心裏毫無勝算,也缺乏足夠的自信。顯然,目前他在公司裏掌控大權和發號施令的狀況,並非其心中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