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才算是正常人呢?”
這個問題可以是滑稽的,因為一般人都不會去問這個問題。
若是有一天,自己身邊有人突然問起這樣的問題的話,那第一個反應就是腦子有問題吧!
畢竟正常人肯定不會無緣無故想問一下。
但這個問題也可以很哲學,無非就是從客觀的角度,誰也難以說出一個標準的答案。
這樣一個問題,不到高中,不會有人作為一個辯論題提出來。
但這個問題,白起卻在小學的第一天就對老師提出來了。
那一年,白起六歲。
可想而知,當這樣的問題從一個六歲稚子口中說出來,站在講台上的老師會是多麼的尷尬和迷茫。
從這一點就可以說,白起不是一個正常的兒童。
可除了這個,白起跟其他的孩子也沒有什麼區別。
同齡的孩子在玩樂的時候,白起也在跟著玩樂。
同齡的孩子在調皮的時候,白起也在跟著調皮。
同齡的孩子在稚氣未脫的時候,白起也在跟著稚氣未脫。
也就是說,白起既不早熟,也不異常,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是一個正常的小孩。
可就是這麼一個小孩,在上學的第一天卻問出這麼個問題。
於是,白起開始懵懵懂懂的知道了自己與其他人唯一不同的地方。
那一年,白起六歲。
……
十幾年過去,
白起與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畢業,找工作。
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中……
我與周圍的人不一樣,
這是白起花十幾年的時間得出的結論。
他缺乏一些正常人該有的感情,不是冷酷無情,也不是感情內斂。
那隻是一個缺陷。
從六歲開始就隱隱有所懵懂的察覺,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人格缺陷。
無論是高興還是憤怒或者沮喪,他都不缺。
唯獨恐懼與悲傷,他不會有半點波動。
他之所以問出那個問題,就是在爺爺離開時,他連一滴眼淚都沒有。
“媽媽,為什麼你們都在哭啊?”
白起看著所有的人都在哭,傷心,但他卻流不出一滴眼淚。
“因為爺爺不會在回來了啊!”
那是留著眼淚的母親是這樣回答他的。
白起知道,爺爺不會在回來了。
可是……
“為什麼就要哭呢,為什麼會傷心呢?”
白起這樣問媽媽。
媽媽的表情有些驚訝、疑惑。
“爺爺不在了,正常人都會感到傷心,會哭啊。”
白起很疑惑自己為什麼不會傷心呢。
直到長大,白起才知道,這真的是理所當然的事。
親人的離世,正常人都會哭泣。
因為,會傷心,會難過,這才是正常人啊!
那個時候的白起不會傷心,哭泣。
現在的白起也不會傷心,哭泣。
因為他知道,無論對方對他有多重要,都不會對對方的離去感到恐懼和悲傷。
我不會因為其他人而恐懼悲傷,那也不會因自己而恐懼悲傷。
即便是死亡。
……
砰——————!
一道極為響亮的碰撞聲。
當碰撞聲響起的時候,白起隻感到一陣天旋地轉,當視野恢複的時候。
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天空,無處不在的劇痛如潮水將身體淹沒。
力氣不斷從身上離去,無力感漫延全身,天空逐漸被染成紅色,並被黑暗一點點吞噬。
紅色,那是因為白起的虹膜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