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派曾經便是人間第一強國大華王朝的守護者,這聽起來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也唯有作為仙門正道領袖派的昆侖有這個資格庇護疆土遼闊的大華。
“那為何如今昆侖不再庇護我大華?”蕭雲生雖然未曾踏入過昆侖派,但他身為昆侖一脈世俗行走的弟子,對於昆侖派的強大也是有所了解的,有著昆侖派庇護的大華簡直是如虎添翼,可大華為何會失去昆侖的庇護?
二人交談著以來到了書房內,蕭雲生將師尊迎上太師椅,如同一個好學的學子,恭敬的聆聽受教,玉無垢無奈一笑,接著道,“此事說來話長,追朔源頭還得自從上古時期說起。”
蕭雲生眼睛精神為之一震,想來師尊接下來要說的便是些古老的舊事了,一把年紀的他忍不住的也是興奮,搬了個小椅子坐在一旁,那乖巧的樣子倒是引得玉無垢不禁發笑。
亙古至今,仙與魔便勢如水火,此乃六界眾所周知。
魔界之人野心勃勃,侵凡之欲從未斷絕,然仙界以捍衛天下太平為己任自詡,遂以遼闊無邊的凡界為中心,盤踞兩側的仙魔二界以其為戰場,拉開了無邊的戰火,千萬年以來,在仙魔二界無休止的大戰之下,毀滅灑滿人間,凡界被破壞的滿目蒼夷,無數生靈慘遭枉死,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戰後接踵而來的便是瘟疫、暴亂。無盡的天災人禍不斷的降臨凡間,生生將那本該寧靜祥和的世界變成人間煉獄,死城荒鎮,殘埂斷壁,千人坑,萬人坑,甚至掩埋了十萬生靈的天坑也處處可見。
戰火的摧殘下,這種如修羅煉獄一般的黑暗歲月一直延續了千年萬年,人間的國度在仙魔麵前毫無抵抗之力,隻能默默地承受著仙魔相爭所帶來的戰火。凡人們受著煎熬無數年,直至一位偉大的神話的出現才讓這現狀得以改變,而以一己之力扭轉乾坤,改變這一切之人名曰太一。
混沌初開之始,天地曾降法令‘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太一治世。’盤古因開天辟地力竭而亡,女媧為補天痕投身熔爐,然而天下早已大亂,可那治世的太一卻遲遲未現。直至千年以前,太一終於出現,他以無上修為,以生命為代價,設下了龐大的封印與禁製,將仙魔兩界隔絕於凡界之外,這才使凡界迎來了那期盼無數歲月的和平。
仙魔兩界被隔絕於人界之外,當時的人間一片混亂,失去了上界的支撐,存在於人間的無數仙魔各派收斂聲息,緊閉山門,不再輕易涉足凡塵之事。而那些被打的七零八亂的無數諸國在沒有了仙魔兩界的威脅之下便開始活絡起來,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不斷爆發,在不停的相互蠶食與吞並之下,最終人間的大勢漸漸穩固。
當時的昆侖派並不是特別強大,但當代昆侖掌教是一位極為有遠見之人,大華王朝開國皇帝李軒轅乃是太一仙王的弟子,當代昆侖掌教力排眾議,傾全派力相助大華,在昆侖派的強勢支援下,加之初代華帝李軒轅手持太一仙王賜予的上古神器軒轅劍,二者合力以最強橫的之勢橫掃八荒六合,差點便將原本分崩離析的人間諸國吞滅一統人間。
待得其他門派反映過來時已是大勢已去,大華王朝已經將大陸中擁有最肥沃的土地,資源最豐富的地域給占領,人間第一強國之位自此奠定,而有著以及極為強大且繁榮的大華王朝所供奉的昆侖派也因此變得越加強大,最終直至如今成為仙門正道的領袖。
一山不容二虎,作為太一仙王的弟子又是第一強國的開朝皇帝,權勢滔天修為更是震古爍今的李軒轅皇帝一心要誅滅剩下的那些大國,一統人間。然而昆侖派掌教卻認為如今人間各方勢力已成氣候,各國相互製肘下局麵很難打破,既然天下正趨於太平,那便不該在其幹戈。
一方主張止戈相處,共享盛世太平,一方卻認為唯有一統人間才能迎來真正永恒的太平,雙方各執己見下矛盾便產生了,如此僵持了數十年後,年老的李軒轅皇帝不甘在自己有生之年卻未能一統人間,他不惜與昆侖派決裂勢要天下一統,然而結果也僅僅是將黎陽王朝給吞並,而最終付出的代價便是被昆侖掌教連同各方勢力掌教共同出手將其鎮壓,而遭到昆侖派背叛的大華王朝因此震怒,宣告不再供奉昆侖派,二者自此形同陌路。
聽完師尊所述,蕭雲生悵然若失,不知該以什麼立場看待此事,他十分理解當代昆侖掌教的想法,人間經曆過那麼多磨難與重創,百姓以經不起折騰,和平便是人間最需要的,可作為大華子孫,他又替先祖皇帝感到不忿,他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卻又苦澀的想起,自己如今便是走的那當代掌教的路,主張和平而與華帝對著幹,他苦笑道,“想來聖上是繼承了先祖皇帝的遺誌,要完成李軒轅皇帝未完成的宏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