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萬柳會初嚐新醅酒(1 / 3)

在忙碌中夏天到了。劉柏年直到這時才舒出了一口長氣。

劉柏年的 “順昌汽車運輸公司” 農曆正月十八正式開業,汽車運輸專跑宣化、張家口到晉陝綏蒙的幾條線路,車輪一轉就有錢賺;五月初六煉鐵爐爐體也建成並開始安裝設備,鐵還沒出爐早就被各縣的鑄造作坊都預定了多半年。前幾天劉柏年又被推選為宣化商會會長。劉柏年終於能靜下心來喘喘氣了。

每年的農曆六月十八是宣化城西萬柳亭趕“風神”廟會的日子,城內的士農工商都要放假一天到廟會遊玩,當地人叫作“耍野景”,就像江南人的“踏春”、“遊春”的習俗一般,隻是因為這裏真正的春天來得過晚罷了!廟會上還要唱兩天戲,所以周遭各縣的人也會趕過來看戲。

劉柏年想借這個日子和親朋好友們好好聚一聚,除了答謝關照,也有讓別人也分享一下自己喜悅的心情。他以自己的名義發了請帖,又讓崔先生挨家挨戶的都去當麵請過了,這才放了心。

前一天,他就安排夥計們在會上戲台對麵搭起了遮陽歇涼的布棚子,早晨又很早得就帶著全家人來到了萬柳亭。

一望無邊的各種柳樹枝條搖曳、婀娜多姿,間或會有幾棵桑樹上結滿了紫色的桑葚,隻有那棵空心老桑樹上結出的的桑葚卻是玉白色的。劉柏年對著老桑樹暗自神傷,看了一陣兒還不肯離開。

焦慧嫻說:“這棵老樹好像比去年更發旺了。大人們要都能像這些采桑葚的孩子們那麼無憂無慮,才是真好呢!”

劉建梅連忙催促父母說:“我知道你們都想什麼呢,快別看了,咱們趕緊走吧。”

劉建棟已經走進了萬柳亭,先還在看亭子裏的那塊載有《萬柳亭記》碑文的石碑,覺得天氣已經開始熱起來了,他也走進了自家搭起的布棚子下麵。

過來趕廟會看戲的人們已經開始熙熙攘攘地聚攏過來,從西城門到柳川河小石橋漸漸已經是車水馬龍、遊人如織了。

劉柏年還沒看見自己請的客人們到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到棚子外去站了站,偏巧就看見了林茂軒的一家子。林茂軒看見劉柏年也很是親熱,非要送給他幾張羊皮褥子,說這是他的皮坊裏自己熟出來的,一家人也預備要鋪在柳林草地上防涼隔潮。

劉柏年往布棚裏讓他們,林茂軒高高興興地領著全家人進了棚子。

白站長一家跟著也到了。這一年多劉柏年沒少麻煩鐵路,和白站長已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了。白站長連連道歉說:“晚點了,晚點了,勞駕劉老板你這麼久等著我們全家!”

劉柏年說:“不晚,這廟戲不是還沒有開鑼嘛!”

白站長把秀麗娘和秀麗引見給劉家的人,緊跟在她們身後還提著食盒坐墊的白玉田他倒沒有介紹。白秀麗也早不是病懨懨的那幅光景了。經過這半年多的藥調食補,現在是桃麵杏腮、唇紅齒白。把林茂軒家的荷花桃花的眼睛都看直了。劉建梅也光笑吟地看著不說話。

焦慧嫻忙走上去拉著秀麗的手,說:“這一回可有人把我們家建梅比下去了,我見過好看的可還真沒有見過這麼好看的哪!”

白秀麗娘說,:“您這不是要把她誇壞了嗎?依我看還是你家的建梅更漂亮,更耐看!”

劉孝光領著媳婦秀萍和一雙兒女也趕到了。劉柏年迎上去問道:“怎麼?我大哥他沒有來呀。也怨我沒抽出空來,我應該親自登門去請才是!”

劉孝光說:“二叔您是知道的,家父雖說沒能辭掉中學堂裏的差事,但除了去學堂處理處理教務,天天他還是閉門打坐、吃齋禮佛,連探親訪友這些常規禮數也一律都免了,更甭說出來趕會看戲了!”

劉柏年感歎的說:“我大哥他原本就是有慧根的人,不像我這種俗人,明知不可為卻偏要強為之。忙來忙去還不知到底是替誰在做嫁衣裳呢?他有功夫偷閑求靜也許真是他的福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