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 2)

楊廣連連點頭:“善,善。那麼……”

“那名陳使就照張大人說的辦罷,不能叫他見著皇上。皇上雖必然伐陳,得了表文卻會一時轉向遼東,以至延遲南下。這雖於大隋國勢有利,卻叫楊勇苟延殘喘,於王爺奪宗之計不利。咱們現下或遣人偷換表文,或幹脆將那一幹人殺卻,便萬事大吉。”

楊廣撫掌道:“聽蕭兄一席話,真使小王茅塞頓開。陳使還是殺了罷,一了百了,不要多生枝節。蕭兄,你薦的那強盜麻叔謀可能使用?便叫他做回本行好了。”

蕭齊道:“王爺用人甚當。草民這就叫他來。這廝一向要做將軍,王爺賞他一個官罷,也好叫他死心塌地。”

楊廣笑道:“好好,要做官容易,還有你那管家王安,便一齊辦了可好?”

蕭齊:“王安是草民的身邊人,草民早晚都要使用,離不得,還是不必了。”推辭過,即遣王安喚麻叔謀至書房。那麻叔謀正悶的發慌,忽然得了偏將官職,又聽吩咐說要出去殺人劫財,真是喜出望外,連連作禮,帶了百十個人忙不迭去了。

堂上楊堅亦知陳叔寶遣使來朝,,有割地輸款的意思,心下確是起了大軍先定遼東的想法。不料左等右等,隻不見陳使進京,半月後,倒等來了遼東的消息。

羅藝上折說高句麗王久攻營州不下,又聞得援軍大至,已自行退去;宇文述上折說吾皇天威所至,大軍無往不利……待後軍至,乞旨兵過遼河,恢複遼東。

楊堅大喜,下旨叫宇文述稍安勿躁,在遼河宜謹慎防守,不得擅啟刀兵。著快馬日夜兼程傳去遼東。

這件事處理完畢,即於文華殿大集群臣,親道:“眼下遼東兵禍暫歇,各境皆靖。而江南陳叔寶尤自威侮五行,怠棄三正,誅剪骨肉,夷滅才良。據手掌之地,恣溪壑之險,劫奪人民,資產俱竭。朕懷此無忘,既而百辟屢以為言,兆庶不堪其請,豈容對而不誅,忍而不救!近日冬始,大江波濤不興,益部樓船,盡令東鶩。朕有神龍艦數十,正宜引伐罪之師,向金陵之路。眾卿,誰願領軍南下?!”

此言一出,朝中登時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