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時空(1 / 2)

李陵,一個普通而又平凡的青年,一米七六的身高,健碩的身材,一張還算帥氣的臉龐,過著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生活,除了對三國的熱愛和李陵這個東漢飛將軍李廣之孫的名字以外,還真沒有其他特別之處了,屬於那種扔到人群中就“泯然眾人矣”那一類人。近三十歲了還是一個快樂的單身漢,獨居生活的他閑暇時就靠著各類三國書籍和遊戲消磨著時間。

又是一個周末,和往常一樣,李陵合上發小劉謙送給他那本,附帶三國時期所有戰役地圖圖冊的典藏版《三國演義》,又坐到了電腦前。如果是旁人看見他的電腦桌定會驚歎他對三國遊戲的癡迷,竟然從3點5英寸軟盤時代的三國誌1,到現在的三國誌XII都碼放在電腦桌上,還有趙雲傳、曹操傳、鄭問之三國誌、橫光三國誌等等等等,連世嘉MD遊戲主機上的三國誌列傳都赫然出現在他的電腦硬盤裏。

此時隻見他鼠標不停在電腦桌麵的遊戲圖標上遊弋,似乎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該玩那個好。糾結了半天,終於在《三國誌IX》的圖標上雙擊了鼠標。相比三國誌係列的前兩代作品,其遊戲模式回歸到“君主扮演係統”,同時舍棄了戰略與戰術的地圖轉換,使得玩家要充分利用戰略戰術策略的結合,臨機應變戰略,大大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比起三國誌11、12來又相對簡單,更加容易上手一點。加上其新武將登錄係統、四維和技能全滿的遊戲秘籍以及三國官爵係統也讓爵位控玩家們過了一把天下無敵的癮頭,而李陵正是這樣的玩家之一。

“這把選誰好呢?”李陵稍稍猶豫了一下,片刻便下了決定。“好了,就選他了,這把換換董卓玩玩鏖戰群雄也不錯。”想罷便進入遊戲,直奔武將登錄界麵,準備將自己和小夥伴們錄入遊戲,再過把橫掃華夏,蕩平倭寇的幹癮。

首先是登錄的武將就是他自己了,還取了個響亮的字:雲龍!!四維滿,技能滿,相性選誰糾結了一小會,還是選擇了曹操,畢竟曹黑子帳下文臣武將眾多,又和董卓軍毗鄰,相性匹配的話,到時候挖起曹黑子的牆角來也方便不少嘛,嘿嘿。出生時間一八三年,父母嘛……李陵在係統武將裏翻看著年齡匹配的李姓遊戲人物,一共就四個人:李通、李肅、李儒、李傕,受平時經常翻看三國演義三國誌等正野史的影響,李陵腦海裏慢慢浮現出這四人的基本情況。

李肅乃是董卓軍滅丁原得呂布的頭號功臣,不過公元一九二年就掛了;李傕為董卓帳下大將,但是一九八年被滅了三族。這兩人都是挺悲催的命運,還是算了吧。接著看李通,這個還好點,家境殷實,個人也有能力,又得到了曹操賞識,隻可惜他在公元二零九年,年僅四十一歲就病逝了。唯獨李儒,是四人中唯一一個生卒年不詳的神秘人物,屬性也還不錯。

開玩笑,三國演義裏曹操的第一場敗績就是拜李儒所賜,要不是曹洪拚死,三軍用命,此後也就沒曹黑子什麼事了。當然,正史裏對他的記載就比較少了,不然也不會讓李陵對其如此好奇了。

東漢末年,李儒曾做過漢少帝的郎中令,要知道郎中令可不是一般的芝麻官,它始置於秦,為九卿之一,負責掌守衛宮殿門戶。漢初沿置,為皇帝左右親近的高級官職,主要職掌包括宿衛警備、管理郎官、備顧問應對,勸諫得失、郊祀掌三獻、拜諸侯王公宣讀策書。

郎中令的屬官有負責議論的大夫;負責賓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謁者;供奉宮廷、等待受職的諸郎;以及期門(後稱虎賁)、羽林等禁衛軍,其職位重要性可見一斑。

雖然正史中李儒沒有什麼出彩的記載,但號稱三國毒士的賈詡與其同在董卓帳下,卻名聲不顯。李儒作為董卓的頭號智囊,可見董卓勢力的發展壯大與其密不可分。特別是李儒在董卓及李郭之亂後並未像演義中所描述的慘死,而是神秘消失了,作為一個生卒年不詳又能逃脫戰亂且神秘失蹤的三國名人,充滿了神秘色彩。

嘿,就李儒吧,好歹是個大官!也讓我體驗下“我爸是李儒”的官二代特有的優越感。登錄好自己後,李陵又開始登錄自己的同學好友們,就憑董卓那可憐的信望和名聲,估計啥人都招不到,還是自帶人才靠譜一點。擁有自己的班底才能更好的縱橫亂世嘛!哈哈哈哈!

一邊心裏意淫著和一幫兄弟在東漢末年叱詫風雲,一邊小心翼翼的“創造”著自己的兄弟們,四維啊、相性啊、技能啊什麼的可都是非常重要的數據。劉謙、李可、李武、熊劍鋒、賀瑞……李陵正將自己的小夥伴們一個個登錄進遊戲,渾然不覺窗外的天空忽明忽暗,時而傳來陣陣雷雨之聲。

“好了,終於登錄完了”搗鼓了一陣的李陵深呼了一口氣,該是選擇遊戲劇本的時候了,符合董卓勢力的時間隻有兩個,一個是一般劇本中的一九零年,十八路諸侯聯軍伐董,一個是IF劇本裏的一九一年,江東猛虎孫堅得玉璽占洛陽的孫文台中興漢室。

“還是選一九零年吧,我可不想一開場就麵對江東猛虎來個不死不休。”李陵一邊碎碎念著一邊移動鼠標進入下一步部署登陸武將,忽然就傻了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