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旅順後路沒有了後路(2 / 3)

包括後來更有人說他無心守戰,整天想著弄船,忙著把軍糧都運到煙台去換成銀子,自己揣起來了。啊,這就有點狠了。但這事,確實沒有什麼實際的證據。

趙懷業惦記的,不光是自己的細軟,還有自己部隊的一點家當,重要的必需品——餉銀。沒這東西,搞不好士兵能鬧起來。

但絕對應該批判的是,因為走得太急,隻帶走了餉銀,卻萬萬不該原封不動地將武器全留給日本人。

戰場上,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對自己的任務不盡責,就是對戰友的極大不負責。

……………………………………………………

這麼多嚴重的問題,就沒有追究嗎?

目前沒有。因為龔照璵等人,同樣也有這樣的問題。

他們隻記住 了“寧失灣,斷不失旅”,那麼,他們又如何解釋李老帥囑付的“南關嶺起,土城子止……若調十營,扼山嶺,當可緊守”呢?

龔照璵同樣是選擇性地理解和執行了李老帥的指示,這哥倆“五十步笑百步”,又如何去追究趙懷業?

如果說他也有“不可抗拒的因素”,那就是他可能根本叫不動身邊這些人。

把旅順防務交給他,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

金州保衛戰失敗,清軍稱不上營,也不能稱為隊了,隻能以“股”算,一股股清軍紛紛撤至旅順,都以為這個堅固堡壘是救命之所。一時間,旅順簡直成了一座大兵營。

原先防守旅順的清軍,有5支:

慶軍(有些資料記為親慶軍),記名提督黃仕林率四營,記名總兵張光前率四營,共八營4100人。

薑桂題帶桂軍四營,程允和帶和軍四營,共八營4000人。

記名提督衛汝成率成軍五營及馬隊一小隊,共3008人。

此外,連順、徐邦道及趙懷業全部撤到旅順,又來三支。其實,也隻能算兩支:

徐邦道的拱衛軍,在兩天的激戰中損失較重,以減員二成計,尚餘1400多人。

趙懷業的懷軍中,趙鼎臣二哨損失較大,其餘六營在撤離大連灣時也有減員,還有1800多人。劉盛休部銘軍6哨400多人。

這樣,旅順積聚的兵力達到了14700人。

人馬雜遝,鬧鬧嚷嚷,將領也來來往往。

隻有一位孤獨的老者——連順,所部人本不多,捷勝營經此戰後所剩無幾,金州丟了,當然也沒有什麼熱板凳坐,整天黯然無語,嘿歎不已。

趙懷業則忙著與旅順守將熱絡聯係,估計也想著如何瞞過老帥的事。

隻有一人,在這個氣氛下,還始終不安分——徐邦道。

……………………………………………………

徐邦道是不可能甘心的。

金州一失,自己防守的徐家山炮台也已失去。

南關嶺後方山地,險要之地,竟盡被放棄,李老帥強調的旅順後路,已經沒有後路。

所以,徐邦道往眾將堆裏湊合,又兜售他那一套主動出去反擊日寇的建議,甚至還鼓動大家一起殺出去,奪回金州。

但是,旅順各守將隻想固守炮台,誰也不想出去。本來按命令應撤守旅順後路山地的趙懷業,也打定主意,下定決心——堅決拒絕再回到那兒。

見事不濟,老將軍連順沒了希望,於11月11日,乘船撤到複州去了。[ 《盛京將軍裕祿奏報金州失守大概情形折》]

其實,從後來的發展看,清軍如果意識到放棄後方山地這個錯誤,完全有時間挽回,隻要組織人馬,火速布防就可。

可是,眼看寶貴的時間一點點被浪費,又是十天過去了。

但徐邦道仍然舍不下這口氣。不過,他終於有收獲。

史載,徐邦道不顧新敗之後,“固請於桂題,欲增兵與倭爭後路,不許;乃請給槍械,桂題許之,令至軍庫自擇(還算識大體,夠意思)。邦道率其殘卒行,而慫恿衛汝成並進。汝成為所動,從之。”[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

這個有膽之人也真夠烈性的,要兵要不到,就要槍枝,別人不上自己上,臨走還拉上一個有膽的。

衛汝成,還是11月初帶領部隊乘輪船赴援,也就是剛剛到達旅順的。所部,還基本都是新募之兵。

二人雄糾糾地出擊了。接下來,徐邦道、衛汝成他們打出了日本電視劇《阪上之雲》充分刻畫和展現的驚人一幕。

這場戰鬥一定給日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沒露臉的“領銜主演”——徐邦道。“主演”,衛汝成。

露盡臉的,卻隻能算“友情出演”——秋山好古。

地點:土城子。

……………………………………………………

日軍一占領金州和大連灣,便從11月15日開始,派出兩支部隊進行前敵偵察,為進攻旅順做準備。騎兵第一大隊長秋山好古率騎兵大隊及步兵兩個中隊,準備至土城子偵察地形(注意此處為旅順北土城子,非大連南關城北部的土城子)。日軍的目的,是想尋找一條迂回旅順的小道。

日本人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的一個最明顯的戰術特點,就是迂回,不管誰上來,就愛分幾路進擊,能迂回就迂回。戰場上總是迂回、包圍,或夾擊,或翼側攻擊……幾乎是一個固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