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巧力聯合艦隊的新招數(1 / 3)

這會兒,聯合艦隊也在海上打轉轉。

估計日本方麵心情也不輕鬆。

有一個現實的威脅。聯合艦隊當前麵對的是北洋艦隊,背後還有一個南洋艦隊和廣東艦隊。雖然這兩支艦隊弱很多,但別忘了日本人可是放著本土空虛,基本上傾巢出動。馬蜂窩已經捅了,再一仗遇上,誰也不敢保證他們就不會抄自己的後路,兩麵夾擊。或者趁著聯合艦隊全在朝鮮,抄自己的老窩,直接幹到廣島、長崎,隨便哪個地方,甚至直搗東京。幾千公裏的海岸線,同樣是防不勝防的。

這,都不是借口。

…………………………………………

當然更主要的是聯合艦隊自己的原因。

雖然是有一場大勝,但勝得驚心動魄。應該說,命運之神對聯合艦隊是照顧的,托天照大神的福吧,自己的軍艦有多少靠僥幸,日本人還是清楚的。

公平說,日軍的傷亡也是十分慘重的。

何況,打不沉的“定遠”和“鎮遠”,這種景象太恐怖。

日本人率先退出戰場,也就談不上追擊大清北洋艦隊。這個結果說出去,多少有點不好意思。

要說日本人在黃海大東溝一戰消滅了大清北洋海軍的主力,這個判斷不太符合事實,頂多擊沉了幾艘老弱軍艦。

說日本人勝了之後,就不可一世了,也過於高看他們了。那可能是看日本人的電影看多了的過。

聯合艦隊壯著膽打了一陣,跑回去,半天心還在怦怦地跳——哎呀,阿巴桑呀,太後怕了!這大概才是實情。

實際上,日本人跑回去,人和艦都要療傷,沒中彈的人還要醫治精神傷害。需要“靜養”一陣,才能緩過勁來。

…………………………………………

對黃海海戰心有餘悸的聯合艦隊,愣過神來之後,又開始考慮拉點活——幹運兵、護航的事。

若按大本營的冬季作戰計劃,確保黃海製海權足夠。但如果為將來的直隸平原作戰、進攻北京,那麼到此為止,海軍的努力仍然不夠。

大本營覺得,為確保這個目標,海軍有必要攻占大沽,作為登陸地點或補給港口。

但到目前,渤海的製海權——仍難以保證說就到日本人手裏了。

被天皇和大本營一再催促之後,聯合艦隊實在不好再找借口搪塞了,隻好出去。

去完成大本營“尋找北洋艦隊決戰”的命令。

伊東祐亨留下幾個行動不便的“傷兵”,包括旗艦“鬆島”號,換上“橋立”,又糾集一幫“打手”,一路狼煙滾滾,氣勢洶洶而來。

9月23日晨,趕到北洋提督衙門所在地——威海。

當派出的幾艘軍艦駛近威海衛偵察的時候,威海衛岸上炮台“發言”,偵察艦知道自己沒有“發言權”,閉緊嘴巴匆匆退回。

日本聯合艦隊主力遠遠地在後麵跟著,連駛近威海都沒有。

到此處,有學者認為,聯合艦隊趕到威海,純粹是伊東有意為之。這個觀點,是十分有道理的。

因為,北洋艦隊退往旅順休整,更重要的是到那裏的船塢檢修艦船。這點,伊東祐亨不可能不知道,而聯合艦隊卻奔著旅順向南幾百海裏的地方尋找大清軍艦。

當然,麵對威海空港,他們也可以說——沒有料到。

艦隊取外線,不深入黃渤海,隻能說,他想躲開任何與北洋海軍可能的會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