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名僧(1 / 1)

“什麼?你竟然是法顯大師的衣缽傳人?而且是最神秘的那一支?難道這一支真地存在?”

在房內,李平川難以置信地看著對麵的了凡和尚,內心極度地震驚。

也難怪李平川如此失態,這法顯大師可不是一般的僧人,乃是中原佛家第一名僧。他生於晉代,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大戒,六十餘歲去天竺求法,前後逾十年,曆三十餘國,帶回中原佛經若幹,後圓寂於荊州辛寺,距今已有二百餘年。他的佛家造詣,據說即使到了現在,也無人能及。

更何況,中原之地,還有許多神秘的傳說,也和法顯大師有關,無人知道真假。

李平川剛進了凡和尚房中的時候,那沙耗子還躺在床上裝死,李平川也不知道說點什麼好,不鹹不淡地問了幾句沙耗子的傷情,又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什麼。看著了凡大師一臉狐疑地望著自己,他搜腸刮肚,絞盡腦汁後,還是找不到合適的話題。

兩個人就這麼僵持了一會,看著李平川一臉的窘態,了凡和尚忽然歎了一口氣,笑著說道,“還是女人心細,司徒姑娘的確考慮地比較周全。”

“嗯?”一提起司徒妙,想起剛才發生在樓下的一幕,李平川更加地手足無措起來,“司徒姑娘,這和她有什麼關係?”

“司徒姑娘在路上說,李公子雖也鏖戰過沙場,但畢竟是世家子弟,且宅心仁厚。我們既然有求於你,即使你不問,我們還是告訴你為好。”

“你也知道我是誰?”

“你既然說出一個也字,想必司徒姑娘已經和你談過這個問題了。司徒姑娘都能看出來,我看起來比她傻很多嗎?”了凡和尚輕笑一聲,忽然覺得有些不妥,連忙低聲呼了一聲佛號。

“看來,傻得隻有我而已,”李平川苦笑著搖搖頭,“大師既然如此開誠布公,那麼所求何事?”

“其實,對於李公子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拿我來說,我此次出行,是要出關入西域。當然,也許李公子不至於出關,所以在半路上我們就分開了。現在世道不太平,一路之上,有個可以信任的人作伴,總不是什麼壞事。並且有李公子作保,進城出城,乃至於出關,我們都方便的多。”

李平川點點頭,這道理他也略知一二,自前朝兵亂以來,朝廷對於僧人其實有所限製,更不用說出關這麼大的事情。

“但是,既然知道此行不便,大師為何還要執意西行呢?”李平川接著問道。

“這個,”法顯一時猶豫起來。

“如果為難,大師也不必勉強。”

“不是我不想說,隻是我一個清佛寺的小和尚,說出來李公子未必會信而已。”了凡和尚沉思了一會,才緩緩說道。

李平川對他點點頭,了凡和尚看著他的臉,深吸了一口氣,慢慢地說道:“李公子可聽說過法顯大師?可聽說過大師的‘窮’字一支?自清源大師圓寂後,在下就是這一支的唯一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