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大皇帝(2 / 2)

沒有經過任何考察和訓練,張遼和高順馬上就接管了整個並州的兵力,並把守住上黨各處要地,魯肅從太原再次調集兵力和糧草,以二人為大將,重整河內之地。

洛陽在宋憲等人的憤怒之中化為一片灰燼,終究還是沒有逃脫它被火燒的命運,曹操這一戰損失慘重,又一無所獲,獻帝也不知道逃到了何處,隻能帶兵悻悻回到陳留,而此時周瑜已經調兵遣將,在徐州和兗州交界的地盤擺開陣勢。

以強盛的百戰之兵,對付缺兵少將的曹操,即便曹操智謀多變,陶商也相信他已經毫無回天之力,而且周瑜還有顧雍等人在一旁出謀劃策,又有文聘等將領,加上派遣去的魏延、甘寧等人,對付曹操,應該不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曹操不但此時兵少,大將也損傷過多,再加上兗州幹旱,豫州被袁術揮霍一空,沒有收成,就算他有通天本事,沒有了糧草,也隻有敗亡一途。

撐到了十月之時,高順已經帶兵占領河內,張遼帶兵擊敗盤踞河東的郭汜兵,收回黃河以北的地盤,袁尚眼看四周都是楚軍,向東更是可怕的孫策,而且楚軍已經席卷整個中原大地,局勢不言而喻,在郭圖等人的勸說之下,向陶商上書投降。

收複河北之地之後,陶商帶領精兵從河內、河東之地西進,一直來到潼關,大將有張遼、高順、田豫、趙雲等人,一鼓作氣拿下長安,韓遂敗退陳倉。

麵對這個昔年的老對手,韓遂發自內心的害怕,未戰先怯,派了閻行守衛陳倉,自己卻退回金城去了。

馬超見陶商出兵,知道報仇的時間到來,急忙向張魯請命,但張魯怯懦,不肯用兵,馬超惱怒,在陽平關造反,帶兵率先向陳倉發起進攻,陶商聞訊,忙命張遼、趙雲分左右攻打陳倉,高順帶領陷陣營抄後路接應馬超。

在那些可怕的攻城器械麵前,閻行心如死灰,趁著夜間逃跑,卻被馬超沿途埋伏,虎頭槍下喪了性命,馬超帶著馬鐵等人和五百多馬家軍到陳倉拜見陶商,願意追隨楚軍,並為父報仇。

此時陶商接連收到蔣琬、劉巴、徐晃、周瑜、魯肅等人的聯名書信,再加上屬下一致要求,終於返回長安繼承大統,立國號為楚,以周瑜為大將軍、魯肅、蔣琬等人為三公,甘寧、周泰、趙雲、張遼、魏延等皆為將軍,其餘文武各有封賞,身居要職,大大提升了楚軍的氣勢。

此時不僅韓遂龜縮西涼,徐晃已經兵進江州、而周瑜也進入兗州,殺得曹操節節敗退,根本無法抵擋,放棄了所有的地盤,退守陳留,準備背水一戰。

韓遂正集結兵力準備對付東麵而來的楚軍,以馬超為先鋒的楚軍可謂勢如破竹,無人能擋,但他忘記了陶商昔年最早的一個盟友,羌兵!

以滇吾為首的羌兵,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早已恢複元氣,在接到陶商的密信之後,二話不說,盡起族內精兵偷襲韓遂背後,從抱罕到冀城、天水等地全部淪陷,等韓遂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背腹受敵,羌兵和楚軍兵臨城下,韓遂進退無路,又不願被馬超羞辱,在城中自刎身亡。

楚軍現在的實力的確已經無人能擋,曹操在周瑜圍城之後,主動投降,沒有做過多的掙紮,在向陶商寫了一封信,拜托他善待自己後代之後,消失無蹤。

袁術和張濟眼看大事不妙,竟然聯合起來突襲襄陽,卻被一個年輕人用計化解,這人正是主動出山的諸葛亮,隻用了五千兵,不但殺退張濟和袁術的聯軍,還讓雙方發生內訌,互相攻伐,各自元氣大傷,張濟更是喪命,張繡接管宛城之後,在賈詡的建議之下,直接向陶商送上降書,袁術孤立新野,眼看大勢已去,逃回老家去了,算是為袁家抱住了一點血脈。

中原平定,益州的涪陵、梓潼被徐晃攻下之後,劉璋在法正等人的勸說下也選擇了投降,最後的勢力僅剩下孫策一人,孫策和陶商交情不錯,知道沒有陶商的幫助,他是無法再次翻身的,也選擇了投降楚軍。

興楚二年五月,陶商統一中原,全國上下一片歡騰,進入了火熱朝天的大發展時期,與此同時由孫策和周瑜統率的楚軍水師向東向著汪洋大海出發,去征服陶商描述的那個東方小島。

張遼和甘寧則統領精兵向北征服匈奴、鮮卑,以司馬懿為軍師,讓這些胡人遠遠撤出荒漠以北,再也不敢覬覦中原之地。

陶商則在魯肅、蔣琬、劉巴、荀彧、諸葛亮等人的輔佐下安心發展中原,一片盛世正在綻開藍圖!

(由於劉備已被消滅,曹操和孫策沒有發展的空間,後麵的對手都太弱了,所以交代一下後麵的發展之後,本書算是完結了,多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