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天成此時已過花甲之年,並未參加這次行動,在王莽山的人得手之後,程子曾有另謀出路的想法,山上的軍師問他到底因為什麼,他對天長歎:無顏見江東父老。
軍師說:“無顏見江東父老?那是史家編的一個至假至空的鬼話!小孩子也不會相信!霸王懷抱如玉美人、饕餮珍饈佳肴之時,也未曾與哪個共享!江東的父老,根本就無人在乎一個成與敗的項羽!給張三納稅和給李四納糧,他們原本都不喜歡,功成與功敗,看用了什麼尺子去度量,孩子才是父母永遠的心頭之肉,跟顏麵沒有瓜葛!”
當汪程子拉著梅子登上父親的大寨時,已滿頭飛雪的汪天成早等候在寨門前,身後站著萬裏紅。汪天成看到程子時,撲簌簌的眼淚從溝壑縱橫的兩頰滾落而下,扭頭走到北牆根的關公像前跪了下來,一邊咚咚地磕著響頭,一邊嚎啕大哭起來。
程子感到,父親那一聲聲長嚎才是生命的永恒——全身心投入的底蘊,悲烈壯懷而撼人心骨。
經過短暫的相聚之後,曆盡驚濤駭浪的汪天成,偷偷地將劫來的財物轉移了出去,藏到一個五十裏開外的秘密去處,汪程子母子和梅子,連同佝僂著腰的程大寶一行悄悄啟程北行,沿太行深處的大山一路向北來到了大坡地村,除程大寶半路滾落懸崖摔了個粉身碎骨之外,三個人在大坡地村置辦了幾間破房幾畝薄地,慢慢地安頓下來。
來到大坡地以後,汪程子的“汪”便去了三點,程子這個名字因為也不再敢用,但為了紀念程大寶二十年的養育之恩,程子就改為了“寶子”。
安居下來的王寶子便和梅子結了婚,一生隻生育了一個孩子就是王維貴,王維貴一生共育有三個子女:王炳德、王炳彰、王炳中。
王家在大坡地更名換姓後慢慢地發達起來,以經營藥材為名,過一些日子就沿太行山向南,一趟趟地取回那些“生辰綱”的浮財。那些劫來的東西有一部分是些古玩字畫、瓷器和金銀物什,王家便偷偷地拿到遠處去變賣現銀。
汪天成後來因為王莽山的夥計發現少了東西,內部發生了火拚,最後死在了那裏,那些餘下的胡子,直到日本進入中國前夕仍然續續不斷。王維貴的大兒子王炳德也掉進了取寶路上的深崖中,死時十九歲。二兒子王炳彰拿了幾件古董出去換錢,最後一次出去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① 長毛兒反:民間對太平起義軍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