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可心再次經受著做母親的考驗,不管反應多大,她都堅持著上班。
看著沈可心如此這般的難受,阿瑞多次勸說請假在家養胎,都被她婉言拒絕。
她的理論是,不能鬆懈下來,不然人就會產生惰性。如果不工作,整天覺得自己是孕婦,這種暗示會加劇反應的難受。
阿瑞終究拗不過她,也隻好聽之任之,唯有默默地支持著。
當然,為了工作學習方便,她照樣吃住都在幼兒園,由著阿瑞做了好吃的往園裏跑。
太陽又圍著月亮轉了。
上帝都被沈可心的努力感動著。
山區的孩子,經過齊教授的極力幫助下,兩個暑期支教的小學,收到了近800本圖書,比預先的數字多了200多本。
同學們收到書籍時的那種激動,沈可心閉上眼睛都會在腦海裏放著電影。
西苑國際實驗學校一些同學,還真與當地山裏的孩子結成對子,互學互勉互助。
她資助的刀燕兒,每個月都會來一封信,告訴了她的成績,從拚音寫的信,到慢慢的用漢字書寫,一筆一劃,沈可心都感受到孩子在努力著。
有時,還會在信裏夾寄其他同學寫的信。
“老師媽媽,我們月考了,語文98 ,數學95。”
“沈老師,您好嗎?我們都想念您。”
“沈老師,您們還會來嗎?我們現在有好多好多書了,校長說,都是您們寄來的。”
有時,她也會收到振陽小學刀老師的來信,講述著孩子們的點滴進步。
這些好消息,無疑都溫暖著,感動著沈可心和阿婆一家,更激勵著她繼續要做自己喜歡的事,走與眾不同的路。
幼兒園的工作,在同事們的齊心協力下,圓滿的完成了等級的再次評定,教學水平,師資力量,硬件設施等都領先與同等級幼兒園。
工作學習生活三不誤。
“你知道嗎?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阿瑞會莫名其妙而又溫存無比地問著可兒,然後在可兒還沒反應過來時,又說道:“就像你這樣!”
“哪兒跟哪兒~你回爐再造去!”沈可心聽了覺得好玩,唇槍舌劍,懟著。
孩子們的來信,他看了也會像孩童樣嫉妒著:“怎麼,錢都是我去寄的,怎麼沒人叫我老師爸爸。”
“那你找鄒坤,明年去支教。”沈可心笑的肚子疼攛掇著。她想,阿瑞去支教也好的呀,可以豐富寫作素材。
“算了,我還是多寫文,拿稿費,幫你資助他們去吧!”阿瑞自覺不是當老師的料,上了講台說不定會臉紅,還怎麼授課,這不是鬧笑話嗎。
“對了!我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成材,也是為社會做貢獻的,對吧?”
阿瑞又會覺得自己沒有桃李滿園,至少家裏還有兩朵桃李,會在他身邊永遠芬芳,也是無比的滿足。
阿瑞自得其樂的心態,逗笑著沈可心,給他許多甜棗:“我的孩子不就是你的?!我有多少桃李,你就嗅到多少芳香。”
這麼一說,阿瑞的心旌搖曳,醉在芬芳中:“得!我繼續寫文去~”
“不行~你的得多管寶寶,我的文還沒動筆,讓我先寫。”沈可心想著自己的夢想都還沒展翅,拖著阿瑞,要他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