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種東西在哈爾濱還是稀罕物,一部還要一萬多元,能用的都是大哥級的人物,陳雨當初為了聯係方便,給公司核心的人都配了手機,不過對於那種小型的電話,趙健他們統統地不喜歡,他和高明還有李強等人對這種大個的機器十分喜歡,所以陳雨就給大家配了這種號稱大磚頭的手機。
電話通了,趙健把手機遞給了陳雨,把這個頗有分量的家夥放到耳邊。
電話中軒轅勇告訴陳雨,剛才已經找人問了一下這篇報道出台的前後過程。原來是晨報一個姓張的記者寫的,火災發生後,這個記者知道了這件事,於是來到了現場,他到現場的時候剛剛喝過酒,而且好像喝了不少,當時接待他的是藥廠辦公室的一位副主任。
這位記者采訪結束後,極為隱諱地對辦公室的副主任提出了一個要求,看藥廠能不能幫他報一些票子,一共加起來一千多塊錢。這樣一來保證回去的時候肯定從正麵給予報道,對於這個要求,辦公室的副主任自然拒絕,並且告訴他現在藥廠已經是一家私營企業了,和過去的體製不一樣了,辦公室是沒有權利報銷票據的。另外當天晚上大家都忙得一團糟,就沒有安排這位記者吃飯,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離開的。本來這件事大家都沒有放在心上,沒有想到,回去之後見報的竟然是這樣的一篇報道。
這時,陳雨也完全明白了這篇報道見報的原因。
放下電話,陳雨思索了一會,拿過報紙又前後看仔細了一遍,衝著開車的張林說:“先不去報社,咱們先回藥廠。”
旁邊的趙健有些奇怪地看看陳雨:“怎麼了大雨,為什麼不去報社了。”
“回去先讓別人去打個前站,看看報社的態度,然後咱們再去,先禮後兵嘛。”陳雨說。
聽了陳雨的話,趙健點點頭沒有說什麼。
其實,陳雨嘴裏的先禮後兵其實是說給趙健聽的,昨天之所以決定要去報社,陳雨還是有欠考慮。首先,出了這件事,以陳雨的身份不應該直接到報社去討公道,應該先由下麵的人走一個過場,然後自己出麵才對,另外,剛才陳雨又看了看報紙,站在藥廠這邊,報道的確有失偏頗,可是重生前搞過多年新聞工作的他知道,如果真要追究這種錯誤,頂多是記者站錯隊的問題,說到處理報社最多對記者進行一下處罰而已。至於其他方麵,自己並沒有真憑實據來證明記者借機報複,即使證明了,報社最多把記者開除出隊伍而已,要想真正讓報社那邊低頭認錯,讓藥廠獲得利益,那必須要從長計較。畢竟,現在的對手是一家省級的新聞媒體,而不是單純的個人。
而且,自己麵對的這家媒體,一向以耍潑打混著名,更何況,作為一家企業,沒有必要也沒有時間和一家媒體去爭論某個問題的是非,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壞為好才是最重要的。
基於這種考慮,陳雨才暫時改變了自己的思路,應該先讓人去探探報社那邊的態度,然後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