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婷搖了搖頭:“貝葉斯定理?不用那個。而且,我不是說保險一定會賠錢,我是說,保險一開始賠錢是大概率事件。”
我又沒搞清楚她想表達的具體意思,本來想用那幾個術語蒙她一蒙,顯得我很有文化,可是她卻說沒那麼複雜。回憶起上次在深圳的咖啡館,邵博對我講述的那一通‘王道詭道’的理論,似曾相識的感覺再次升騰起來。我很想知道眼前這個女孩的理論,於是就追問她為什麼是大概率事件。
“我打個比方吧,就拿4張出牌來說,保險賠率1賠8,兩家推,河牌出那張牌的概率是1/11。保險就很容易賠。”
“啊?為什麼呀?為什麼1/11就很容易賠?”我覺得這姑娘的闡述能力和邵博以及季教授並不在一個水準上,感覺不夠透徹。
“你想,1賠8的賠率,1/11的出牌概率,他想前期不賠錢,就必須有一個pre-condition.”
普瑞……啃滴神?我聽雨婷說完這個詞,覺得,我好像有點耳熟。我的英語四級差260分就滿分了,按說英語是非常出色的,畢竟這個分數已經及格了。但是一時間卻怎麼也想不起來這個詞的意思。
心裏犯著嘀咕,表麵上假裝聽懂了的樣子,點了點頭。就聽雨婷繼續解釋:“這個Precondition就是,在前8次賣保險的時候,不能發出特定的那四張牌。發出來你就賠。前8次發不出來的概率連一半都不到。而且Pot越大,出牌越少,玩家就越愛買滿Pot。剩1張出牌,所有人都買滿Pot。1張出牌比4張更誇張,1賠30的賠率,兩家推,河牌是1/44的概率。前30次發不出來是一半一半。我這麼說你明白了吧?”
“我明白了,前置條件。”我猛然想起了Pre-condition的意思,脫口而出。說完才意識到雨婷問的不是這個,連忙補充道:“我……那個,其實,還是不太明白,一半一半怎麼了?”
“一半一半就是說,你隻有一半的概率能賺到錢。”身旁坐著的林音卻聽懂了,向我解釋道。
“是有一半的概率,在前幾次就賺到錢。要是加上別的因素,根本就不到一半,能有個兩三成就不錯了。”雨婷補充道。
“怎麼會這麼低?這不可能呀?”我滿腹狐疑。
“幾百的小Pot,一張出牌都沒人買,上萬的大Pot,一張出牌,換誰誰都買了。賺不到小錢,賠就賠大錢。他們賣保險的自己還上去打,趕上他們落後,別人再一買保險,那賣保險的就百分百隻有輸錢。”
雨婷說的自然都是事實,但是我還是覺得她這個理論太離譜,爭辯道:“但是長期來看,賣保險是不可能賠錢的。”
雨婷又搖了搖頭:“三條哥那兒賣保險的,好幾個人都賠了,你在那玩的時候,是黃哥接保險,賣了兩個月一共還虧兩萬,他不幹了。又換小鍾哥接,小鍾哥上來賣保險第一天就炸了個一張出牌的同花順,三萬一的Pot。到最後場子關了都還沒爬回來。”
三條場子裏那個叫小鍾的倒黴蛋賣保險第一天炸了個同花順這事已經廣為流傳,我早有耳聞,但是無論如何,我還是很不明白,因為我覺得事情無論如何不該超出數學概率的控製範疇:“但是這……沒道理啊。”
“沒有不可能啦,這個問題我都問過我們教授,他說手牌數要足夠大才行,而且也要足夠多的資金才能應付波動。”
我心想你們這群搞數學的真是神神道道,足夠大?足夠多?那到底是多少呀?於是追問道:“那什麼才叫足夠多?”
雨婷此時已經打開籌碼盒子準備分籌碼,聽了我問,想了想;“起碼要五位數才行哦。不是要發一萬次牌,是要賣一萬次保險,而且最好還要每次賣的保險Pot都一樣大,每次領先的玩家,都買滿Pot的保險,那才行。哪裏找那樣賣保險沒風險的牌局啦?所以呀,我還是做我的小荷官咯。”
我聽了她說,想來想去,覺得聽著倒是頗有道理,但是仍然沒能完全相同。不過我仔細回憶一下,的確是很多賣保險的都在哭說他們如何如何賠錢,這種明顯不科學的事情既然在那麼多人的身上發生了,定然也有什麼神奇的道理隱藏其中,倒不如等我回了深圳,再去跟邵老師討教一下,看看他對此有何評說。嗯,像我這樣能調用深大教學資源的人,辦事就是這麼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