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帝王之氣(1 / 2)

大唐天寶十三年,河北幽州城。

幽州城是北方重鎮,繁華而熱鬧,這一天恰逢集日,天氣很好,大街上人流熙來攘往。

突然大街上一聲“避讓”的聲音傳來,這聲音洪亮,傲氣十足,顯然是官家的人。大街上的行人立刻紛紛避讓,讓開了一條道,隻見走來了一行人,簇擁著兩頂山轎,快步前行著。

來人都穿著一身官家的衣服,旗幟上方繡著一個金色的安字,下麵則有節度使府四個大字,顯然他們是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府上的人,坐在山轎上的則是兩個年輕人,兩人都穿著寬鬆的道袍,雖然年輕,但都神采奕奕,氣度不凡。“這兩個年輕人是易一門的人呢。”人群中突然有人看到了這兩人長袍上的太極圖案,吃驚地說道。

易一門是易學的泰鬥級門派,易學源於《易經》之學,高深莫測,被譽為“大道之源”,它起始於筮占卻高於筮占,伏羲、舜帝、周文王、周公、老子,孔子等都從易學中悟道,但到了近代之後,精通易學的人已經不多,易一門是極少的精通易學的門派,傳說他們精於易理象數,知天文地理,擅長八卦推算。

這兩人之中,年齡稍長的是師兄陳橋,另一人是師弟吳芳,陳橋穿著一件藍竹布長衫,已洗得發白了,吳芳穿著一件光滑的綢衫。吳芳說道:“師兄,我們寒窗苦讀,精研易學,此次被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請去相宅,正好可以大展門派所學,光耀我門派。”

陳橋卻緊皺著眉,一聲不出,他像是根本未曾聽到吳芳的話,隻是留心地四麵張望。

很快就到了安府,安府在幽州城的北邊,坐落在山巒腳下,還有一條水如碧玉的小溪在旁流過,這裏的確是風景極其秀麗的地方。吳芳不由讚歎說道:“好一個風水寶地。”

進了安府裏,隻見裏麵樓宇高聳,樓台水榭,奢侈豪華,兩人都支起了羅盤,在安府官家的帶領下,四下轉了一圈,看完後,陳橋和吳芳對視了一眼,陳橋說道:“這裏是龍行之地,風水極好。”

安府的官家聽到陳橋的話,說道:“如果真如大師所言,真是龍行之地的話,我們節度使大人必定會非常高興,他必定重重有賞。”

陳橋卻不理會官家的話,話鋒一轉,說道:“可惜啊……”

“可惜什麼?”從一旁轉出一個身材高大肥胖的人,他穿著軟鎧甲,廒目側鼻,須發稀少,渾身上下有一股說不出的邪氣。

“安將軍。”官家向來人請安,並向陳橋吳芳示意那就是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安祿山氣勢淩人,陳橋卻不慌不忙,說道:“左有流水謂之青龍,右有長道謂白虎,前有水池謂朱雀,後有丘陵謂玄武,如果一個宅邸,這四樣都占了,是為貴地。安府的確這四樣都有了,卻可惜還少了一點。”

安祿山追問道:“哪一點?”

陳橋說道:“建築間少了一顆大樹,少了這一顆樹,就如同畫龍少了點睛之筆,少這麼一點,龍非真龍了。”

安祿山問道:“怎麼樣的大樹?”

陳橋:“挺拔大樹,亭亭如蓋,這才是真龍之象。”

安祿山桀驁的笑了一笑:“兩位請隨我來。”安祿山說著帶著眾人走向後宅,後宅很是高聳,安祿山命令官家打開門,隨著門被拉開,高聳的後宅裏竟然種著一顆大樹,而且大樹後麵還有一座高台。

剛剛陳橋等人在安府中走了一圈的時候,因為後宅的門鎖著,他們也不知道後宅裏是如何擺設,但是他們絕對不會想到,後宅高大的屋宇裏會種著一顆大樹。有誰會種一顆大樹在屋子裏麵呢?

陳橋蹲下來看了看大樹旁的泥土,說道:“這泥跡是新的,這棵樹是從別處挖來,新種下的。”

安祿山說道:“我也知道龍行之地,需要有一顆大樹,亭亭如蓋,現在大樹也有了,這風水如何?”

陳橋猶豫地說道:“這樹種在屋中,隻怕……”

安祿山不屑地說道:“隻是暫時如此,我很快就拆去後宅,到時露出這亭亭如蓋的大樹和高台。”

聽安祿山這麼一說,陳橋的目光又聚集在了大樹後的高台上,“這是?”

安祿山道:“高台,高台頂部上還鑄造有一隻銅雀。”

陳橋心裏一驚,心中暗暗驚駭道:“銅雀台?”

安祿山看見陳橋神情猶豫,追問道:“先生,這宅地風水到底如何?”

陳橋回過神來,說道:“雖然有了亭亭如蓋的大樹,但是因為大樹非自然生長成,而是從別處挖來的,所以這裏的風水格局並無變化。”

安祿山怒道:“你是說老夫又是栽樹,又是造高台,此處依然不是真龍之地?”

陳橋點點頭,說道:“其實府上的風水已經很好,已經是富貴之地,又何必強求真龍之地。龍代表天子,真龍之地天子才適合用,將軍追求真龍之地,隻怕消息傳了出去,遭來風言風語,對將軍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