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2 / 2)

聶海峰很慶幸自己,在建設局的時候,雖然分管工程建設等重要工作,但是從來沒有手長過,雖然不敢說一塵不染,但最起碼說,不該拿的錢物,他從來沒有拿過。因此,才在考察、公示等過程中,有驚無險地順利過關,拔得頭籌。

淮市的市長,相對於市建設局副局長來講,不但是從副處提拔到了正處,上了一個台階,而且他的年齡雖然比成是非大,但是在各縣區長中,也不算很大,未來的發展也還是很光明的。在陰市幾個縣市區中,淮市主要領導隻要沒有什麼問題,特別是市委書記,基本都是提拔的,甚至能夠一下子進陰南市委常委。

在辦公室沒有人的有時候,聶海峰也會想,假如那一天他自己能夠進市委常委,他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在這種動力和壓力之下,聶海峰工作非常的努力,積極配合成是非做好各項工作,特別是著力當前老城區中心地塊開發建設工作。不過還好,這件事對聶海峰來講,畢竟是他過去經常做的事情,還算算是熟門熟路,對各個方麵的進展抓得都很好,項目拍賣以後,各項工作進展情況、客商資金到位情況,都非常順利,聶海峰也非常滿意。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他不熟悉,基本上是從來沒有幹過的工業、財政、民政等工作,以及全市二十多個鄉鎮經濟發展問題。

因此,每天他都是進企業、下鄉鎮、到部門,調查研究,雖然多看多問少發表意見,也還是非常的忙碌。加上市政府是各項具體事務的實施者和管理者,不管你熟悉不熟悉,有時候還會有許多具體事務性工作需要會辦、處理、協調。特別是聶海峰作為政府的領頭人,必須全麵掌握全市各方麵工作、各項重要工作的進展情況,明確每個星期必須召開兩次市長例會,聽各位副市長彙報在手各項工作進展情況,需要協調會辦的事項,把所有的副市長的調動起來,把工作壓下去,他們有事情可做,分擔他自己的壓力。

這段時間,聶海峰雖然感覺壓力很大,但還是過得也非常充實,每當想起他自己的每個決定都會給全市一百多萬人口帶來影響,他既覺得責任重大,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又覺得非常的興奮,非常的刺激。

成是非離開淮市之前,特意跟他進行了單獨交流,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項,要求他特別注意淮市的穩定情況,注意社會上各種動態,以及部分人。

但是聶海峰畢竟剛剛到淮市,沒有成是非在的情況下,還不能完全控製住局麵,在這兩次市長例會上,竟然有人把矛頭指向了他。

在討論今年城市防洪工程時,說他不了解淮市情況,把存在的問題看得太重,工程建設要求太高,難以實施。當然話說得非常委婉,非常客氣,不是這樣直接,但是客氣中帶的鋒芒,卻能夠讓聶海峰感受到了。

聶海峰雖然心裏生氣,但是也沒有表現出來,他知道他又觸到了某些人的利益了,加上成是非不在家,這些人有一點不太在乎他,甚至有些不太把他放在眼裏,特別是那個老資格的副市長--錢愛明。

雖然有人跟他過不去,聶海峰沒有讓步,他要求今年所有城市防洪工程必須保質保量的做好,因為淮市雖然不是一座水城,但是老城區就有三個湖,城裏許多位置過去都是水窪、水塘、河道,或者是低水位蓄洪區,現在由於人口的增長,大量水塘、湖麵都被人為填了起來蓋上了房子,加上城區重要的排水河-文渠淤塞嚴重,水流不暢。今年梅雨季節,一旦下大到暴雨,城市許多部位都會進水,許多家庭都會進水,甚至許多街道都會被水淹沒,行人無法通行。

在聶海峰的堅持下,城市防洪方案最終還是通過了,但是那位副市長在另一次會議上,對另一個問題也提出了疑義。

這個都不是大問題,但是在成是非離開淮市後第五天,發生了一起重大群眾集訪事件,已經停產多年的淮市化肥廠四百多名職工,圍堵市委、市政府大門,不允許機關幹部正常上下班,要求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

在分管工業的市委副書記以及常務副市長的幫助下,調度了部分資金,才把群眾安撫下去。

這裏聶海峰剛剛把問題解決掉,勁疲力盡,有一道流言,卻悄然而起,又擾亂剛剛平靜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