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市是雖然全國曆史文化名城,是一個地廳級領導的搖籃,但卻是一個真正窮市,每任領導都要辦一些形象工程,既沒有財源,還要不斷投入,財政運轉極度困難,連幹部工資都不能保證按時足額,從陳雲龍開始,市裏要求每年要機關幹部要捐一個月工資給政府。
是什麼捐,其實就是分兩月從各人工資帳戶上硬扣。就是一年十二個月,淮市機關幹部隻十一個月工資,大家隻能是敢怒不敢言,誰都不敢拿自己的飯碗和前程去跟領導頂。
據講,成書記準備停止這種強製性捐款行為,他機關幹部都不容易,大家有一家老要養,弄到最後,一個機關幹部最後拿的工資,連老婆孩子也養不起,黨委政府還有什麼臉麵去安排人家工作做事,這事讓廣大幹部機關幹部十分高興。
李達明聽,人家供電係統每年十六個月工資,一個月的錢,頂普通機關公務員一年的,不知道是真是假。
因此,年前資金調度、社會穩定的壓力都很大,而成書記元旦後剛到淮市,既要熟悉全市基本情況,又要處理各種矛盾問題。李達明也跟著是忙得不亦樂乎。
總體上講,李達明的工作可以用兩字來概括,就是“繁雜”。有的事情領導交辦下來,要登記分到相關部門去辦理,然後還要關注事情辦理情況,要求部門及時彙報;有的是各種會議安排,要統籌會務準備工作情況,隨時了解進展情況,準備向領導地詢問;每領導工作簡單聯係登記安排,如果有變化還要及時通知銜接,要把各種可能的因素都要考慮全麵,確保各項工作及時、順利的進行,生任何意外;陪同領導參加各種活動,有什麼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傳達安排;還有注意關注的領導身體狀況,適當提醒領導煙酒不能過量,特別是接待客人時,如果需要,還要幫助領導代酒等等。
上班以後,李達明曾經聽過當秘書的一句順口遛,大概是這樣的,“領導未走,我先走,看看前麵有沒有狗;領導未嚐我先嚐,看看飯菜涼不涼;領導未講我先講,看看話筒響不響”。這句順口遛語言很直白,也很簡單,淺顯易懂,但也基本道明了秘書工作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必須要在領導活動之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不使工作生任何意外。
畢竟沒有為領導服務過,現在一下子為主要領導服務,李達明一開始還真得磕磕碰碰,有的事情成書記安排下來了,自己卻不知道從何入手,不熟悉該交哪個部門負責。
還好,背靠大樹好乘涼,辦公室反正有現成的老師,反正自己不清楚的事情,或者是無法作出決斷的事情,就去找問主任,或王祥主任,向他們請示彙報,然後再去辦理。總體上來講,還是算是差強人意吧。但畢竟是剛剛開始嘛,李達明相信以後逐步會好起來的。
(以上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中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