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兩銀子相當於一萬二千文錢了,現在糧食的市場價也就一萬文錢一石,比以前翻了十來倍。劉掌櫃要的這個價比市場價還要多出二成。
“成交。”七仙說道。
七仙走後不久,一位中年大漢走了進來。
“二爺,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中年大漢說道。
劉全本是大乾帝國京城劉家人氏。劉家兄弟三人,劉全排行老二,所以很多人都稱乎一聲“劉二爺”。
劉家的老大劉福在大乾帝國的帝都乾元城,老三劉富在青州城,二人也是做糧食生意的。
吳國境內老百信已經沒有糧食了,但是劉全還可以從大乾帝國調糧食過來,這也是劉全敢將糧食全部賣給七仙的原因。
“劉青,怎麼回事,糧食呢”?劉掌櫃心中一驚,感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劉青是劉氏商行的一名管家,深得劉全的信任。這次劉青奉劉全之命,去乾元城找劉大調糧食去了。
“二爺,乾元城的糧價已經漲到八兩兩銀子一石了!”劉青說道。
半個多月閃,劉青離開定州城的時候,定州城的糧價還是三兩銀子一石。劉青剛回來,還不知定州城的糧價已經漲到了十兩銀子一石。
自從秦不凡借兵給赫連金鵬之後,不知不覺之中,帝國境內物價飛漲。短短的二個月之間,就連乾元城物價都漲了十幾倍。
國內的經濟變化秦不凡早就查覺到了。當大批的商人湧進大乾帝國買買買的時候,可把大乾帝國的國主秦不凡樂壞了,短短一個月大乾帝國財政收入都頂的上以往四五年了。
老百姓手裏雖然有了銀子,可是卻買起糧食。賣糧食的時候是一兩銀子不到一石,現在想要買回卻要花費幾倍幾十倍的代價。
這種情況在陰陽大陸還從來沒有過,乾不凡一時也不知如何應對。
秦不凡坐在大殿之上,說道:“大家都說說吧,咱們該如何應對眼下情況。”
大乾帝國臣相李清說道:“皇上不必擔心,咱們大乾帝國,國富民強,國內從來不缺糧食。”
財經大臣王珠明說道:“李大人說的不錯,咱們帝國糧倉有的是糧食,我看不如咱們可以開倉賣糧,說不定又可以增加一笑財政收入。”
作為財政大臣,從來不會賺國庫裏的銀子多的。現在老百姓手中有那麼多銀子,如果不收進國庫,王珠明總感覺心裏不塌實。
“我同意李大人的提議。”一個說道。
“為臣附議。”其它人眾口一詞的說道。
國庫有錢了,這些王公大臣日子也好過多了,誰還會反對?
秦不凡想了想,說道:“那好,這事就這麼辦了,明天開始,全國境內,開倉賣糧!”
這一天中午,乾元城某處糧倉大門前排了一張桌子。幾名官吏坐在桌前登記收錢。這幾人身後是堆積如山的一袋袋糧食。
大營之外人山人海,這些人都是排隊買糧老百姓。其中一個滿頭銀發的老者拿著大鬥在隊伍中間,等了好久,終於輪到了老者。
“這位大人,我買一鬥糧。”老者說道。
“一兩銀一鬥,先交錢。”賣糧的官吏耐心的說道。
外麵已經貼了告示,大乾帝國官方價格是一兩銀子一鬥。普通老百姓不識字,也承受不了這個價格。
二個月之前,老者賣掉了家中的五石糧食,才得五兩銀子。可是這不僅之後老者就後悔了,因為糧價幾乎一天一個變化。
一個月前,老者經不起誘惑,再次變賣了家中的二石存糧,這次得十兩銀子……
現在老者家中已經揭不開鍋了。老者雖然手中有錢,卻舍不得花錢買太多糧食。可是與銀子比起來,還是命更重要。老者歎了口氣,準備先買一鬥糧食。
就在這時,一位官吏走了出來。大聲宣布道:“大家都散了吧,這個糧倉的糧食不賣了……”
“不賣了!為什麼呀?”老者問道。
老者已經三天沒吃飯了,準確的來說是三天沒吃野菜了。現在老百姓家裏都沒糧了,地裏的野菜也被挖光,如果今天再買不到糧……
“就是呀,開倉賣糧可是皇上親自下達的命令,你們難道想要敢抗旨?”另一人說道。
“就是呀,明明有糧,為什麼不賣了呀?”其它眾人也紛紛指責這名官員,有的人甚至嚷嚷著要去告禦狀。
“大家都靜一靜,聽我把話說完嘛。”
這名官員看了看從裏麵走出來的錢豐和廖了。解釋道:“不是我不想賣給你們,而是這糧倉所有的糧食已經被人家全部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