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祈雨(1 / 3)

周水的爺爺很可能是神仙,就連周水小的時侯也這樣認為。幾百口人的小村子,進一次縣城要翻兩座山。村民們見過什麼世麵?在他們眼裏,周水爺爺無所不能,似乎就是神仙了。

比如,張家生小孩,嬰兒頭的方向不對,六個時辰娩不下來。沒辦法,隻好去請周水爺爺,可周爺爺一生不入產房,他隻拿了一個手指粗細的炮杖,在產房的窗外點著,“嘭”的一聲響亮,緊接著就聽見小孩子的哭聲。後來周爺爺解釋說:“小孩子麼,聽見炮仗聲,還不急著出來看看?”

可周水清楚,爺爺是利用中醫恐則氣下的道理。產婦被炮仗猛的一驚,氣往下行。孩子就生了下來,產婦折騰了一天,早就筋疲力盡,也隻有用這辦法試一試了。

還有一件事,那天周爺爺溜早,沿著山沿子走。山根底下,孫老頭種了一圃花木,那天早晨開得正豔。孫爺爺是個雅人,頗跟周爺爺說得來,孫老頭一邊伺弄花木一邊跟周爺爺開玩笑:“怪不得今天花開得早,原來是迎著老神仙呢。”周爺爺笑眯眯的說:“不要高興的早了啊,我看你這園花很是不妙,小心馬蹄呦。”

孫爺爺哈哈大笑:“就你能,我這園子花又沒種在官道上,又沒種在馬棚裏,小心什麼馬蹄?”

誰知第二天,生產隊的二匹馬爭雌,一路咬著就跑下來。小小花圃踩得稀爛。旁人說周爺爺未卜先知,放在古時候也是一個諸葛亮了。

內情周水後來聽爺爺說起過,那天爺爺曲指打了一個“天風垢”卦,五爻動,變為風火鼎,見巽木為體,乾金克之,又見重乾,乾為馬,主二馬互爭踐踏花木。

周水爺爺還有一樣鑒寶的本事。周水太爺爺做過禦醫,光緒皇帝的病症,周水太爺爺就是主治。皇帝崩了,周水太爺爺就被內務府給抓了。折騰一年多老太爺才被放回來,但被剝奪了行醫資格。

沒辦法,隻好在琉璃廠開了一間古玩鋪子。老太醫是舉人的功名,博古通今,學古玩很容易上手。再加上老周家三代太醫出入禁宮,什麼好物件沒瞧見過?說話就在琉璃廠站穩了腳跟。周水爺爺的本事比乃父更勝一籌,號稱一眼周。什麼寶貝都是一眼辨真偽。

後來大清倒了,袁世凱坐了龍庭。老太醫看看世道生變,變賣了北京的產業和古玩,舉家牽到了京城東邊不遠,一個叫龍嶺的小山村,買了二十畝水田,過起了自給自足的隱士生活。

老人家一壺茶、一本書、一張藤椅能消磨一天時光。一晃幾十年,老太醫沒趕上舉國挨餓那幾年。老人家駕鶴以後,身後扔下了寶貝,——一架的古書,清版,明版,甚者宋版的周易都有。現在周水才知道,宋版書籍,一頁紙一頁金。太爺爺在北京那幾年也就掙下了這些書。

周水的爸爸沉默寡言,一句話得分成三天說,這跟周水的性格恰恰相反,周水愛說,這也隻是跟爸爸比,顯得話多。

爸爸隻是學了爺爺的醫道,爺爺的絕活多著呢,但爸爸隻學一門。爺爺問他,為什麼隻學醫?其實醫與易相通,是幹和葉的關係,懂中醫的人學起來就容易一些。但周水爸爸卻說,哪行哪業都有大學問。隻學一門都不容易成事,門門通,門門鬆。口不遮言,一席話把周水爺爺說紅了臉。

其實周家的家傳本領是以易養醫,隻因為周易學的好,隨隨便便就成了大醫。名聲響亮的進入了內務府太醫院。

就因為周水老爸的惟一論,周水爺爺下了狠心。一定把周水培養成通才,就是想讓他兒子看一看,是你笨,還是祖宗貪多。

於是乎,周水的童年在周水自己的回憶中,隻剩下五個字的印象,即:讀書,接著讀。周水小學,中學,進入大學之前,幾乎得了讀書強迫症,甚至於高中的後二年,必須抱著一本書才睡得著。否則的話,腦袋裏全是文字,各式各樣的文字,簡體的,繁體的,隸書的,行書裏,楷書的。